【走進縣城看發展】山東諸城:打造宜居宜業活力之城 江蘇昆山:創新實幹 推動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的《走進縣城看發展》,一起走進山東(dong) 諸城、江蘇昆山。
山東(dong) 諸城:打造宜居宜業(ye) 活力之城
山東(dong) 諸城曾經是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畜牧業(ye) 大縣,食品產(chan) 業(ye) 主要以肉類初級加工為(wei) 主,沒有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附加值不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諸城市以自身畜牧業(ye) 、食品加工業(ye) 為(wei) 基礎,瞄準市場,將預製菜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點突破方向,逐漸形成了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全產(chan) 業(ye) 鏈。如今,當地預製菜生產(chan) 企業(ye) 已發展到550家,每年有600萬(wan) 噸的預製菜銷往全球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規模以上企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百億(yi) 元。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為(wei) 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了眾(zhong) 多外來人才在諸城就業(ye) 、安家。
山東(dong) 諸城東(dong) 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王建彬:我們(men) 公司現在的研發團隊大多數都是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這些人主要還都來自於(yu) 外地,諸城的城市發展也變化比較大,讓我們(men) 在這裏工作生活學習(xi) ,包括就業(ye) ,都非常便捷。
十年來,諸城市規模養(yang) 殖總量翻了一番,肉蛋奶總產(chan) 量超過28萬(wan) 噸,增長27.2%;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新改建公路近1000公裏。2021年,諸城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767億(yi) 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8萬(wan) 元。
山東(dong) 諸城市委書(shu) 記張建偉(wei) :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強市、工業(ye) 優(you) 先的戰略,推動食品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為(wei) 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宜居宜業(ye) 的活力之城。
江蘇昆山:創新實幹 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昆山緊扣“高質量發展”和“集聚新動能”兩(liang) 條主線,全力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縣域示範。
今年7月初,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等6所高校與(yu) 5家裝備製造企業(ye) 在江蘇昆山成功牽手,組建產(chan) 業(ye) 創新聯合體(ti) 。後續將針對企業(ye) 需求解決(jue) 諸多“卡脖子”難題。從(cong) 過去代工生產(chan) ,到現在注重研發,昆山產(chan) 業(ye) 發展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政府牽線搭橋,為(wei) 企業(ye) 尋找國內(nei) 外的創新資源,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目前,昆山擁有各級各類企業(ye) 研發機構2128家,十年間數量翻了近10倍。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也達到2264家,居江蘇縣域首位。今年上半年昆山更是克服疫情影響,完成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4816.3億(yi) 元,6月單月產(chan) 值創曆史同期新高。
發展為(wei) 了人民。十年來,昆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達到67871元;基本醫保逐步納入蘇州市級統籌,義(yi) 務教育學校全部納入集團化辦學。
江蘇昆山市委書(shu) 記周偉(wei) :近年來,昆山實現從(cong) 昆山製造向昆山創造的跨越轉變。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敢闖敢試、唯實唯幹、奮鬥奮進、創新創優(you) 的過硬作風,爭(zheng) 做江蘇現代化建設的先行軍(jun) 和排頭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