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發展全方位步入法治化軌道
光明日報北京8月2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8月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hui) 在京舉(ju) 行。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體(ti) 係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有關(guan) 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中醫藥傳(chuan) 承發展更加堅實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而中醫藥的傳(chuan) 承和創新也注定將是一個(ge) 永恒的課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胡強強說。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yu) 監督司司長餘(yu) 海洋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政策供給更加全麵、有力,一係列中醫藥領域政策措施已經出台。例如,中醫藥法第一次頒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印發,對中醫藥工作作出全方位、戰略性、係統性安排;《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印發,將中醫藥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shu) 第一次發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和成就。同時,人民群眾(zhong) 對中醫藥的獲得感、滿意度也進一步提升。
餘(yu) 海洋表示,中醫藥法實施五年來,極大促進了中醫藥發展,同時也對中醫藥未來發展產(chan) 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目前,中醫藥發展已全方位步入法治化軌道,長期製約中醫藥發展的突出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趙文華看來,中醫診所是直接服務群眾(zhong) 的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對中醫診所實行備案管理,簡化了舉(ju) 辦中醫診所的程序,體(ti) 現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的深化改革精神,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
談及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問題,餘(yu) 海洋表示,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不僅(jin) 損害了中醫藥的形象,擾亂(luan) 了醫療秩序,更是損害了群眾(zhong) 的利益。餘(yu) 海洋強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以高壓態勢嚴(yan) 厲打擊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切實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權益。
大力推進中醫藥分級診療落地做實
趙文華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覆蓋城鄉(xiang) ,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複於(yu) 一體(ti) 的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並更加注重打造中醫藥服務高地、注重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注重發揮中醫藥優(you) 勢。
截至2020年年底,每千常住人口中醫院的床位數達0.81張,全國中醫總診療人次達10.58億(yi) 人次;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有3.63萬(wan) 個(ge) 中醫館,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8%的鄉(xiang) 鎮衛生院、90.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4.5%的村衛生室都具備了中醫藥服務能力;2021年,30個(ge) 省(區、市)有827個(ge) 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試點縣(市、區),其中68%的試點縣(市、區)中醫院參與(yu) 了醫共體(ti) ,約34%的試點中醫院作為(wei) 牽頭醫院參與(yu) 了醫共體(ti) 。
“但同時我們(men) 也應該看到,優(you) 質中醫醫療資源總量還是不足,區域、城鄉(xiang) 之間發展不平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弱,仍為(wei) 製約中醫藥分級診療推進的重要因素。”趙文華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加快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中心等建設力度,大力推進分級診療製度落地做實。
推動中醫藥進一步發展
“中醫藥守正和創新一直是一個(ge) 問題的兩(liang) 個(ge) 方麵。”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我國中醫藥有其他國家都沒有的幾千年的寶貴經驗,有完整、有曆史文獻記載的大量經驗和方藥。這些是中醫人的寶貴財富,也是中醫人能夠應對重大疾病包括重大傳(chuan) 染病的底氣。
在張伯禮看來,“傳(chuan) 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作為(wei) 一種評價(jia) 方法,循證醫學西醫要用,中醫也要用。要創立以循證醫學的理念為(wei) 指導的適用於(yu) 中醫辨證論治的評價(jia) 方法,用循證的理念來評價(jia) 個(ge) 體(ti) 化診療。
張伯禮表示,目前,他已帶領團隊對40多個(ge) 中醫治療優(you) 勢病種進行了以“循證為(wei) 主、共識為(wei) 輔、經驗為(wei) 鑒”為(wei) 原則的係統整理研究,對這些病種的臨(lin) 床指南進行優(you) 化、評價(jia) ,並予以發布。同時,團隊對中醫藥治療某一類疾病有效的中成藥進行循證評價(jia) ,發布證據指數。合理的診療路徑為(wei) 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循證醫學主要針對群體(ti) ,如何創立能適應個(ge) 體(ti) 的循證醫學是科學家們(men) 現在正在做的工作,21世紀是個(ge) 體(ti) 化的醫療的世紀,如何把循證理念和這些結合起來,我們(men) 都在探索之中。”
張伯禮表示,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實現早期幹預、全程使用、全麵覆蓋,形成“有團隊、有機製、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醫療模式。中醫藥在“防、治、康”各個(ge) 階段一體(ti) 化參加抗疫並取得成績,“場場不落”。今年以來,多地發生聚集性疫情,中醫藥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對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在本人自願情況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醫藥治療,並取得了較好療效。
“疫情對中醫藥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發展契機,我們(men) 要乘勢而上,推動中醫藥事業(ye) 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在張伯禮看來,疫情雖然來得突然,但對中醫藥推動作用也很大。比如,“有團隊、有機製、有措施、有成效”的模式,以後再出現類似疫情時就有了經驗。而“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作為(wei) 此次抗擊疫情的亮點,也為(wei) 今後提供了好的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