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認領”行李箱成盲盒,誰同意的
作者:守一
據報道,近日,記者注意到在某二手平台上出現了大批“開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為(wei) 主題的視頻。據稱,這些行李箱有的是長期滯留在機場、火車站無人領取的;有的是租客因無錢繳納房費,抵押給房主的;還有說是從(cong) 學校流轉出來的學生不要的行李箱。
如果是租客抵押或者學生不要的行李箱,有人打造出盲盒的噱頭在網上售賣,隻要是消費市場的願打願挨,別人無權幹涉。但二手平台上的行李箱盲盒,很多是長期滯留在機場、車站的,並不是失主主觀不要的。這些行李箱是怎麽(me) 流出來的?如果箱子裏存在涉及主人隱私的物品,就這麽(me) 被當成盲盒拍賣,會(hui) 不會(hui) 構成對隱私和物權的侵犯?
就目前媒體(ti) 所呈現的信息看,這類所謂行李箱盲盒大致分為(wei) 兩(liang) 種情況:一種其實是商家炒作,用“女學生行李箱”“女租客行李”等誘導性詞匯,甚至配上模糊的女生照片,來吸引消費。行李箱大概率根本不是機場、火車站遺留的,而是商家自己包裝,用這種低俗噱頭吸引購買(mai) 。對這類行為(wei) ,除了譴責之外,相關(guan) 平台乃至監管部門有必要跟進調查、製止,虛假低俗宣傳(chuan) 不應該被縱容。
另一種情形,行李箱確實有可能是從(cong) 機場、火車站流出來的。國外一些機場就有類似的公開拍賣行為(wei) :航空公司將過期的無人找尋的行李箱拿去拍賣行拍賣,有的是整個(ge) 行李箱拍賣賭運氣,有的是把行李箱裏麵的東(dong) 西分門別類拍賣。這是國外航空公司處理無人認領的行李箱的一種慣常操作。
但是在國內(nei) ,目前並不允許公開拍賣無人認領的行李箱,而那些行李箱最終怎麽(me) 處置,記者問了多家機場、車站,最終也沒搞清楚流程,最多的答複是“交給相關(guan) 部門處理”。相關(guan) 部門是什麽(me) 部門?這種模糊和不透明,也就難怪網上會(hui) 出現這種涉嫌侵權、違法的盲盒生意。無人認領行李箱的管理存在不規範,是否導致了相關(guan) 灰黑利益鏈,給商家製造噱頭提供了空間?這個(ge) 問題亟待厘清。
加拿大航空的一些做法,或值得借鑒。麵對暫時無人認領的行李箱,他們(men) 會(hui) 有專(zhuan) 門工作人員,先打開之後搜索任何能識別主人身份的信息,如果有的話會(hui) 直接聯係失主,如果沒有會(hui) 接入一個(ge) 追蹤係統,該係統為(wei) 全球數百家航空公司和地勤公司提供失物招領服務。如果三個(ge) 月之後還是無法找到失主,他們(men) 就會(hui) 將可用物品捐贈給當地慈善機構或庇護所,其餘(yu) 物品處理掉。
這樣的流程,既充分尊重了失主的隱私,盡到了航空公司的責任,在確實無人認領之後,又讓這些物品發揮了慈善價(jia) 值,而不是淪為(wei) 少部分人的私利。國內(nei) 機場或車站,或許也可借鑒這樣的處理流程,如果類似處理流程公開透明,那“開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這樣的網絡鬧劇也就不可能發生了。(守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