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管理養生健康類視頻賬號不能“唯流量論”

發布時間:2022-08-04 10:09: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鍾的

  標榜“名醫”主播常駐、擁有百萬(wan) 粉絲(si) 的養(yang) 生類直播賬號中,每天準時開播、分享健康知識的“醫生”竟無一人注明自己的姓名、所在醫院和職務。近日,有媒體(ti) 調查發現,養(yang) 生直播和短視頻魚龍混雜,有的表麵上講授養(yang) 生知識,實際隻為(wei) 兜售保健品;不少視頻主播偽(wei) 裝成大師、名醫賣課。還有一些視頻博主通過誇大其詞、嘩眾(zhong) 取寵的標題吸引用戶點擊,借此實現流量變現。

  在網絡直播和視頻平台上,養(yang) 生、健康類內(nei) 容早已成為(wei) 火熱門類。一方麵,隨著現代居民健康意識和健康需求的提升,人們(men) 更迫切地需要了解健康類知識;另一方麵,人們(men) 罹患疾病或處於(yu) 亞(ya) 健康狀態時,也有強烈意願了解恢複健康的方法。在當前這個(ge) 資訊發達、傳(chuan) 播手段多樣的時代,除了求醫問藥的傳(chuan) 統渠道,普通人借助網絡獲取健康知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網絡平台也有責任和能力滿足這種需求。

  但是,養(yang) 生和醫學知識畢竟關(guan) 係到人的身體(ti) 健康與(yu) 生命安全,其傳(chuan) 播渠道可以大眾(zhong) 化,但專(zhuan) 業(ye) 門檻決(jue) 不能下降。縱容缺乏專(zhuan) 業(ye) 能力的主播招搖撞騙,在網絡上打著“名醫”“專(zhuan) 家”的旗號胡說八道,輕則讓引以為(wei) 真的粉絲(si) 蒙受經濟損失,花了沒必要花的錢購買(mai) 保健品,重則貽誤治療,直接危害健康。因此,對於(yu) 醫療健康類視頻信息的製作、發布、傳(chuan) 播,平台必須出台更加嚴(yan) 格的規則。

  根據最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zhong) 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涉及醫療健康領域內(nei) 容的自媒體(ti) 、公眾(zhong) 號等須獲得相關(guan) 資質。公眾(zhong) 賬號在注冊(ce) 時應提供其專(zhuan) 業(ye) 背景,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獲得的職業(ye) 資格或者服務資質等相關(guan) 材料,並進行必要核驗。平台上那些偽(wei) 裝“大師”賣課的健康類視頻主播,如果沒有行醫資格,就明顯違反管理規定,平台必須及時進行處理。此外,廣告法也明確要求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不得說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等,如果視頻主播利用平台流量植入廣告,就必須嚴(yan) 格遵循廣告法對醫藥廣告的相關(guan) 規定。

  即便是擁有行醫資質的醫生,也不能在網絡平台上信口開河,利用個(ge) 人身份謀求不正當利益。不久前,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國家醫保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在“深入開展醫療領域亂(luan) 象治理”部分中提出,將嚴(yan) 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換言之,一旦有人以專(zhuan) 業(ye) 身份在平台上帶貨銷售藥品或保健品,不管是真醫生還是假醫生,都應當予以取締。

  根據上述規範要求,一些平台已經出台更加明確、細化的規則,比如禁止非醫學認證用戶發布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用藥等醫療相關(guan) 內(nei) 容,將醫療科普與(yu) 健康科普作更加清楚的區分等。當然,仍然不排除有個(ge) 別人士企圖打規則的“擦邊球”,比如“掛羊頭賣狗肉”,把保健食品包裝成宣稱能治病的靈丹妙藥,誤導觀眾(zhong) 下單購買(mai) 。對此,平台也要加強日常排查,暢通舉(ju) 報渠道,對違規行為(wei) 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

  現實中,公眾(zhong) 對很多基本健康認識並不到位,對健康類視頻產(chan) 品仍有很大需求,所以優(you) 先篩選和支持科學、準確、高質量的醫療健康類信息,是平台的重要責任。對此,平台不妨以外部聘請或者內(nei) 部專(zhuan) 設崗位的形式,聘用專(zhuan) 業(ye) 人員鑒別健康類信息,邀請專(zhuan) 業(ye) 顧問團隊評價(jia) 主播的資質和水平,對優(you) 質內(nei) 容予以優(you) 先展示。無論如何,對健康類視頻產(chan) 品的推薦不能“唯流量論”,而要放大那些理性、建設性、秉持專(zhuan) 業(ye) 視角的聲音。(王鍾的)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