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吹響鄉村振興人才“集結號”

發布時間:2022-08-08 13:5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盛夏時節,走進內(nei) 鄉(xiang) 縣趙店鄉(xiang) 長嶺村,山坡上綠意連綿,昌宇農(nong) 林合作社裏一顆顆核桃掛滿枝頭,工人們(men) 在林間穿梭忙碌。“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荒山披綠裝,農(nong) 民變工人”。昌宇農(nong) 林的負責人郭小梅,來自山東(dong) 濰坊,憑著對農(nong) 業(ye) 的情懷,發展核桃產(chan) 業(ye) 帶富一方人。

  內(nei) 鄉(xiang) 縣大力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除了招引一批像昌宇農(nong) 林這樣的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還吸引了大批的返鄉(xiang) 能人,憑借新知識、新技能、新視野,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領頭雁”。內(nei) 鄉(xiang) 縣根植“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理念,以“人才振興(xing) ”為(wei) 突破口,聚焦引育新農(nong) 人、培育新業(ye) 態,吸引“新農(nong)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提供全方位保障。

  精心留才,“雁陣效應”激活鄉(xiang) 村。內(nei) 鄉(xiang) 縣通過完善保障留人才,落實選派第一書(shu) 記工作長效機製,對實績突出、符合條件的鄉(xiang) 鎮幹部、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員等,在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評優(you) 選先等方麵優(you) 先考慮。實施“雁陣培育計劃”,堅持縣鄉(xiang) 領導幹部結對聯係,實行“導師幫帶製”,集中力量培育優(you) 秀支部書(shu) 記,打造新時代南陽優(you) 秀支部書(shu) 記群體(ti) 。匯聚“鄉(xiang) 賢”力量,為(wei)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注入新動能。組織務工返鄉(xiang) 村民座談會(hui) ,鼓勵外出能人建設家鄉(xiang) ,各村聘請技能過硬的人擔任產(chan) 業(ye) 發展顧問,示範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整合落實各類涉農(nong) 政策,開辟智力、技術、管理下鄉(xiang) “綠色通道”,有效降低創業(ye) 者創業(ye) 投資門檻及成本。優(you) 化環境留人才,改善鄉(xiang) 村基礎設施條件,補齊鄉(xiang) 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短板,逐步縮小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打造一批農(nong) 村人居環境示範村、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等。截至目前,該縣已統計鄉(xiang) 土人才1.1萬(wan) 餘(yu) 人,其中返鄉(xiang) 創業(ye) 720人,納入村級後備力量179人,為(wei) 建強基層組織隊伍提供有力支撐。

  瞄準“產(chan) 業(ye) 興(xing) ”,打好“引鳳還巢”組合拳。該縣整合部門力量,出台了《關(guan) 於(yu) 實施人才回歸全民創業(ye) 戰略的意見》和內(nei) 鄉(xiang) 縣“諸葛英才計劃”等政策組合拳,健全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製度保障機製。通過組織鄉(xiang) 土人才巡回各地,實地查看優(you) 質企業(ye) 和重點項目,現場聽取返鄉(xiang) 創業(ye) 成功人士的經驗交流,千方百計吸引走出去的農(nong) 村青年“回流”,鼓勵農(nong) 民在家門口就業(ye) 。引導各類創業(ye) 園區、合作社吸納新農(nong)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加快農(nong) 村土地流轉,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促進新返鄉(xiang) 經營項目落地開花。目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1557名、家庭農(nong) 場主857名,輻射帶動1.2萬(wan) 戶農(nong) 戶,人均增收2000餘(yu) 元。(朱昱衡 柴瑩)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