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30%教師沒有暑期計劃”背後,什麽最讓人擔心?

發布時間:2022-08-09 10:0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蔣理

  近日,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zhong) 號展開線上調查,共有2025名教師參與(yu) 。調查顯示,70%的教師會(hui) 製定暑期計劃,“放鬆身心,調整休息”“閱讀,給自己充電”“來一場放鬆的旅行”“備課,規劃下學期工作”……教師們(men) 紛紛將這些列入計劃。同時也有相當比例的教師所任教的學校對暑期進行了安排,內(nei) 容包括教學技能專(zhuan) 業(ye) 培訓、行政值班、集體(ti) 教研交流活動、家訪、備課等。(8月8日《中國教育報》)

  雖然70%的教師有暑期計劃,但與(yu) 之對應,還有約30%的教師沒有暑期計劃;而製訂暑期計劃的教師,進行培訓、備課所占比重也不是很高……部分網友據此認為(wei) 教師的假期並不充實,認為(wei) 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想辦法讓教師的假期充實起來,多給教師一些培訓、備課、家訪任務。

  這樣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的權利,保障教師的權利,就應該把寒暑假交給教師,由教師自主安排怎麽(me) 休假。不應該幹涉教師如何過寒暑假,更不能給教師布置行政任務,擠占教師的寒暑假。這會(hui) 侵犯教師的合法權利,也增加教師的負擔與(yu) 職業(ye) 倦怠感,並不利於(yu) 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近年來,輿論場上有一種聲音,認為(wei) 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已經不低於(yu) 或者高於(yu) 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因此,教師不應該再享有寒暑假帶薪休假,而是要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開展教育教學。學校之所以放寒暑假,是因為(wei) 長時間的教與(yu) 學之後,需要教師和學生調整身心。在學校教育之外,學生還需要家庭教育、社會(hui) 教育,擁有了解社會(hui) 、接觸社會(hui) ,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也需要利用寒暑假放鬆身心,並結合自身情況充電、提升,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學期的工作。

  目前,確實有一些地區,依托學校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給“雙減”後的學生提供暑期活動的去處。由於(yu) 學校的教師大多為(wei) 學科教師,而托管班又不能開展學科教學活動,因此,不少學校舉(ju) 辦的托管班提供的就是基本的照看服務。總體(ti) 看來,由學校提供的暑期托管服務效果都不太佳。暑期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社會(hui) 教育,而不是還是學校教育,學生去學校的托管班,感覺還是在接受學校教育。暑期托管班應該由社區主導,統籌社區內(nei) 的資源,組織學生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

  還有不少地區的教育部門給教師布置假期培訓任務,這貌似可以讓教師獲得專(zhuan) 業(ye) 能力的提升,但結果卻適得其反。要讓教師對假期培訓感興(xing) 趣,一方麵應該給教師選擇培訓的自主權,讓教師選擇感興(xing) 趣的培訓內(nei) 容;另一方麵應該控製教育部門、學校布置任務的總量、比例,不能擠占教師的假期。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通過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關(guan) 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yu) 教學貢獻,來引導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任務,提升專(zhuan) 業(ye) 能力。教師會(hui) 從(cong) 提升專(zhuan) 業(ye) 能力出發,做好自己的規劃。

  依法保障教師的權利與(yu) 待遇,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教師職業(ye) 榮譽感的前提。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中,有相當比例有較為(wei) 嚴(yan) 重的職業(ye) 倦怠感,其根源就是沒有充分保障教師的待遇與(yu) 權利,給教師布置過多的行政任務,導致教師的負擔增重,這是不利於(yu) 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雙減”要求學校教育提質增效,如果不能尊重教師職業(ye) 的特點,延長教師在校時間,壓縮教師的休息與(yu) 休假時間,很可能會(hui) 走到提質增效的反麵。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