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瓷都再添重彩
本報電 (鄭娜、吳立群)近日,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在江西景德鎮寧封窯國際陶藝村開館,其基本陳列展“陶瓷之路——走向世界的景德鎮外銷瓷”(以下簡稱“陶瓷之路展”)也同時開幕。
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坐落在寧封窯大窯場中心,共3層,建築麵積達3200平方米。該館收藏了宋、元、明、清、民國各個(ge) 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銷往海外的陶瓷共計3000多件。館藏的大量明清外銷瓷藏品,再現了景德鎮輝煌的製瓷曆史。
其中,口徑長達56厘米的克拉克盤是迄今為(wei) 止發現最大的明萬(wan) 曆青花大盤。還有目前唯一存世帶支架的18世紀歐洲教堂定製洗禮盆,有很高的學術價(jia) 值和曆史價(jia) 值,堪稱鎮館之寶。同時,83件歐洲定製的紋章瓷,凸顯了景德鎮在中國千百年來東(dong) 西方貿易中的曆史地位和重要貢獻。另外,文藝複興(xing) 時期歐洲貴族將精美的景德鎮陶瓷用金屬鑲嵌工藝進行二次加工的館藏品,彰顯了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和深度融合中,景德鎮陶瓷起到的巨大作用。
“中國外銷瓷體(ti) 量龐大,體(ti) 係豐(feng) 富,曆史悠久。景德鎮瓷器的外銷是陶瓷研究領域的一個(ge) 重要課題,其源流和發展脈絡的研究是學術界近年來的核心問題。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依托於(yu) 景德鎮悠久曆史和文化積澱,向世界生動講述景德鎮外銷瓷曆史文化故事,填補了瓷都外銷瓷專(zhuan) 題類展館的空白。”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館長李靜說。
據介紹,“陶瓷之路展”作為(wei) 該館的基本陳列展,不僅(jin) 囊括了漢唐至新中國時期曆代景德鎮外銷瓷的生產(chan) 窯址、生產(chan) 工藝、裝飾紋飾的展示,還對景德鎮外銷瓷發展狀況、曆史貢獻等文化影響價(jia) 值進行了較為(wei) 全麵的闡釋與(yu) 傳(chuan) 播。
“我們(men) 冀求通過多樣化的展示,使觀者能領略景德鎮外銷瓷在國際上的影響和文化價(jia) 值,讓其中蘊藏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鮮活起來,從(cong) 而為(wei) 當代景德鎮再創‘世界瓷都’輝煌,為(wei) 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共建共享的宏偉(wei) 藍圖,增添新的光彩。”李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