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算力發展水平逐步提升 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元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張辛欣)工信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1.5萬(wan) 億(yi) 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wan) 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wan) 台。算力發展水平逐步提升,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夯實基礎。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重要支撐。工信部副部長張雲(yun) 明此前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hui) 上表示,近年來,國家出台一係列政策,加快構建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各地加快出台支持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文件,相關(guan) 標準和製度不斷完善,算力資源布局更加合理,產(chan) 業(ye) 生態持續優(you) 化。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數達到185.4萬(wan) 個(ge) ,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4.5億(yi) 戶;截至2021年底,全國在用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已超過450個(ge) ,智算中心超過20個(ge) 。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融入實體(ti) 經濟,算力向工業(ye) 領域延伸拓展,激發了數據要素的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麵對疫情等多重因素帶來的衝(chong) 擊,大量製造業(ye) 企業(ye) 通過工業(ye) 互聯網等應用提升供應鏈穩定性。由億(yi) 邦智庫聯合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公共采購分會(hui) 近日發布的《2022數字化采購發展報告》顯示,在受訪企業(ye) 中,已有超七成企業(ye) 實現了數字化采購。根據京東(dong) 工業(ye) 品調研數據顯示,通過優(you) 化供應商管理實現供需快速匹配,企業(ye) 能夠將供應鏈綜合成本降低30%以上。
產(chan) 業(ye) 協同不斷深化,算力產(chan) 業(ye) 生態初步形成。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年,我國雲(yun) 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yi) 元。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雲(yun) 計算相關(guan) 企業(ye) 30.8萬(wan) 餘(yu) 家,2022年1月以來新增雲(yun) 計算相關(guan) 企業(ye) 約5.7萬(wan) 家。
張雲(yun) 明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進,為(wei) 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要進一步夯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算力核心技術攻關(guan) ,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提高算力供給能力。
首先是夯實“基座”。工信部將堅持適度超前建設,以建代用,以用促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提升,著力構建以新一代通信網絡為(wei) 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wei) 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wei) 突破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ti) 係。
其次是推動算力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張雲(yun) 明表示,一方麵,要著力構建技術體(ti) 係和創新生態,加強算力標準頂層設計,持續推進新型數據中心、工業(ye) 大數據中心等技術標準的研究製定;另一方麵,要聚焦數字經濟需求,深化算力在政務、工業(ye) 、醫療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網絡安全是護航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不久前在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上表示,工信部麵向工業(ye) 互聯網、車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出台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的係列政策文件,適應新型基礎設施特點的安全保障體(ti) 係同步建立。工信部將進一步增強關(guan) 鍵基礎設施安全韌性,強化行業(ye) 數據安全治理能力,推動網絡安全關(guan) 鍵技術突破,提升網絡安全供給能力。
“在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尤其要形成‘感知風險、看見威脅、抵禦攻擊’的安全能力,我們(men) 將依托中小企業(ye) 安全服務平台開展中小企業(ye) 數字安全賦能行動,麵向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數字安全與(yu) 管理解決(jue) 方案。”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