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健全薪酬追索扣回機製專治“炫富癮”

發布時間:2022-08-12 10:37:00來源: 法治日報

  財政部加強國有金融企業(ye) 財務管理要求 健全薪酬追索扣回機製專(zhuan) 治“炫富癮”

  核心閱讀

  對於(yu) 高級管理人員及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nei) 未能勤勉盡責,使得金融企業(ye) 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wei) 或者給金融企業(ye) 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ye) 應當依法依規並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後將相應期限內(nei) 已發放的部分或全部績效薪酬追回,並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

  近日,財政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ye) 財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國有金融企業(ye) 科學設計薪酬體(ti) 係。

  《通知》還要求金融企業(ye)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支付和追索扣回製度。對於(yu) 高級管理人員及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nei) 未能勤勉盡責,使得金融企業(ye) 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wei) 或者給金融企業(ye) 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ye) 應當依法依規並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後將相應期限內(nei) 已發放的部分或全部績效薪酬追回,並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

  《通知》的發布引發業(ye) 內(nei) 廣泛關(guan) 注,被普遍認為(wei) 是金融行業(ye) 的“限薪令”,是專(zhuan) 門針對近期頻頻出現的各類“炫富”現象開出的“藥方”。

  加強員工失職追責力度

  7月底,中金公司一員工被其親(qin) 屬在某社交平台狂曬“90後券商交易員月入超8萬(wan) ”的相關(guan) 截圖在網上傳(chuan) 播,引發輿論“炸鍋”。目前該涉事男主正被停職調查中。

  金融行業(ye) 員工“炫富”似乎有癮。今年年初某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己“2021年收入合計達224萬(wan) 元、需繳納的稅額就達62萬(wan) 元”的“凡爾賽式抱怨”,也引發輿論廣泛關(guan) 注。

  針對上述現象,《通知》提出“限薪”措施:金融企業(ye) 應當積極優(you) 化內(nei) 部收入分配結構,科學設計薪酬體(ti) 係,合理控製崗位分配級差,從(cong) 市場條件、業(ye) 績情況、承擔風險、薪酬戰略等因素考慮,科學設定不同崗位薪酬標準,並合理確定一定比例的績效薪酬。

  對於(yu) 金融企業(ye) 高級管理人員及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於(yu) 薪酬總額的35%,根據其所負責業(ye) 務收益和風險分期考核情況進行績效薪酬延期支付,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於(yu) 3年,確保績效薪酬支付期限與(yu) 相應業(ye) 務的風險持續期限相匹配,國家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

  記者注意到,《通知》不僅(jin) 僅(jin) 要“限薪”,更是提出了具體(ti) 的違規處理措施:金融企業(ye) 通過製定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製度來加強員工“失職”的追責力度。績效薪酬追回期限原則上與(yu) 相關(guan) 責任人的行為(wei) 發生期限一致,並且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規定,也適用於(yu) 已離職或退休人員。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對此分析指出,近年來證券行業(ye) 薪酬問題時不時就會(hui) 成為(wei) 熱議話題,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共同富裕的主旋律下,券商員工“曬高薪”確實需要考量其是否合法合規。薪酬製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nei) 容,構建科學合理的薪酬製度是保持行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基礎,也是保持行業(ye) 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金融公司在製定薪酬製度時,應當結合行業(ye) 特點製定穩健薪酬方案,充分考慮市場周期波動影響和行業(ye) 及公司業(ye) 務發展趨勢,適度平滑薪酬發放安排,同時做好薪酬激勵的極值管控和節奏控製。

  調整薪酬文件密集下發

  其實,在此之前,規範金融企業(ye) 薪酬製度、限製“高薪”肆意橫行的行動,在行業(ye) 內(nei) 部已經悄然開展。

  今年1月初,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就向各個(ge) 會(hui) 員券商下發薪酬管理製度調研的通知,要求各會(hui) 員券商公司在1月17日17時前反饋,其中特意指出:健全合理的薪酬激勵機製是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基礎。

  5月13日,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製度指引》提出,證券公司應當將薪酬管理與(yu) 風險管理緊密結合,製定與(yu) 風險水平、特征及持續期限相匹配的激勵約束機製,保障全麵風險管理的有效落實,實現穩健經營。證券公司在製定薪酬製度時,應當對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ye) 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和核心業(ye) 務人員建立薪酬遞延支付機製,明確適用條件、支付標準、年限和比例等內(nei) 容。

  今年6月,中國基金業(ye) 協會(hui) 又發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yu) 薪酬管理指引》,提出基金公司員工績效薪酬持基要求,規定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ye) 務部門負責人應當將不少於(yu) 當年績效薪酬的20%購買(mai) 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購買(mai) 權益類基金不得低於(yu) 50%。基金經理應當將不少於(yu) 當年績效薪酬的30%購買(mai) 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並應當優(you) 先購買(mai) 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這一文件還規定績效薪酬遞延支付製度適用人員範圍包括但不限於(yu) 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業(ye) 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負責人和核心業(ye) 務人員。同時規定,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guan) 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於(yu) 40%。注重發揮績效考核與(yu) 薪酬管理在公司風險管控中的作用,規定績效薪酬的遞延支付期限、遞延支付額度應當與(yu) 基金份額持有人長期利益、業(ye) 務風險情況保持一致,遞延支付期限不少於(yu) 3年,遞延支付速度應當不快於(yu) 等分比例。

  加強企業(ye) 財務預算管理

  《通知》不僅(jin) 僅(jin) 限製規範國有金融公司的“高薪”問題,更是釋放要整頓財經紀律、整飭財經秩序、規範財務國有金融公司管理工作的一次明顯信號。其中首當其衝(chong) 的就是要加強國有金融企業(ye) 的財務預算管理,合理控製費用開支。

  《通知》規定,國有金融企業(ye) 應當嚴(yan) 格遵守財經法律法規和製度規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以成本管控為(wei) 中心,嚴(yan) 格預算管理、強化內(nei) 部控製,對非必要費用支出應減盡減,避免鋪張浪費,及時糾正不必要、不規範的支出;同時應當精簡會(hui) 議、差旅、培訓、論壇、慶典等相關(guan) 活動,加強地點相同、對象重疊、內(nei) 容相近等活動整合,積極采用視頻、電話、網絡等新型方式開展、節約相關(guan) 費用開支。嚴(yan) 格控製一般性讚助支出,有效整合廣告支出和企業(ye) 文化建設支出。

  《通知》還針對國有金融企業(ye) 的“三公”消費問題提出了嚴(yan) 格的限製措施:金融企業(ye) 應當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核定因公出國(境)、公車購置及運行、業(ye) 務招待費預算。對無實質內(nei) 容的因公出國(境)、業(ye) 務招待等活動,要堅決(jue) 予以取消。鞏固公務用車製度改革成果,加強保留車輛使用管理,嚴(yan) 格控製車輛報廢更新,切實降低公務用車運行成本。嚴(yan) 格控製業(ye) 務招待活動數量和費用預算,分類按要求確定和落實商務、外事和其他公務招待標準,明確業(ye) 務招待費的申請、審批、實施、報銷等程序。

  《通知》還對辦公用房管理作出如下規定:金融企業(ye) 應當嚴(yan) 禁違規購建辦公用房,嚴(yan) 禁豪華裝飾辦公用房以及配備高檔辦公家具;嚴(yan) 格新增資產(chan) 配置管理,與(yu) 資產(chan) 存量情況掛鉤,辦公用房等資產(chan) 存在閑置或對外出租、具備再利用條件的,原則上在同一縣級區域內(nei) 不得申請新增(含租用)同類資產(chan) ,對於(yu) 閑置辦公用房等資產(chan) 要及時整合利用或處置,避免資源浪費。

  劉劍文認為(wei) ,金融機構是經營風險的行業(ye) ,良好的聲譽風險管理對增強商業(ye) 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提升盈利能力和實現長期戰略目標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近期規範國有金融企業(ye) 的相關(guan) 政策接連頒布,目的就是有力地震懾金融領域的風險事件和違法亂(luan) 紀現象,整頓金融行業(ye) 內(nei) 部財務管理和風險製度,以使我國金融行業(ye) 實現更優(you) 質的可持續發展。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