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築業試點逐步取消“包工頭”環節——建築工人真的能成為企業自有員工嗎?
閱讀提示
近日,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會(hui) 同七部門聯合發文,在全市逐步取消“包工頭”環節,讓農(nong) 民工“帶編”成為(wei) 企業(ye) 員工。對此,建築工人表示“求之不得”,建築企業(ye) 則認為(wei) “會(hui) 增加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實施有困難。對此,重慶要求建立容錯糾錯機製,消除改革創新顧慮,並提出了一係列配套措施。
“成為(wei) 企業(ye) 自有工人,意味著分包老板這個(ge) 環節沒有了!不僅(jin) 收入更高,而且各項福利都有保障,當然求之不得喲!”8月11日上午,在重慶東(dong) 環線項目工地,35歲的農(nong) 民工吳慶宏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從(cong) 今年12月1日起,重慶納入試點範圍的工程建設項目,全麵取消勞務分包。總承包、專(zhuan) 業(ye) 承包企業(ye) ,必須采用自有工人施工……”7月下旬,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會(hui) 同七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培育新時代建築企業(ye) 自有工人隊伍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全市逐步取消“包工頭”環節,讓農(nong) 民工“帶編”成為(wei) 企業(ye) 員工。
那麽(me) ,“包工頭”能成為(wei) 曆史嗎?建築工人真的能成為(wei) 企業(ye) 自有員工嗎?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
引導勞務企業(ye) 變為(wei) 專(zhuan) 業(ye) 作業(ye) 企業(ye)
“一直以來,建築勞務用工管理鬆散,勞務作業(ye) 範圍不清晰,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拖欠問題未得到根治,企業(ye) 歸屬感差、技能培訓不足、勞動保障不到位等問題突出。”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大部分建築項目都是由總承包拿下後,再進行層層分包,除了核心技術以外,項目的實施主要是一個(ge) 個(ge) 勞務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包工頭”對內(nei) 部人員進行派遣,這些施工人員與(yu) 建設單位並沒有簽訂合同,不存在直接的法律關(guan) 係。
此次《方案》支持有一定規模和管理能力的勞務企業(ye) 通過整合、重組等方式向總承包和專(zhuan) 業(ye) 承包企業(ye) 轉型發展。鼓勵和引導現有勞務企業(ye) 或有一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班組長,成立以砌築、鋼筋、混凝土、木工、構建裝配、特種作業(ye) 等工種為(wei) 主的專(zhuan) 業(ye) 作業(ye) 企業(ye) 。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也就是引導“包工頭”轉型發展,勞務企業(ye) 變為(wei) 專(zhuan) 業(ye) 作業(ye) 企業(ye) 。
凡由總承包、專(zhuan) 業(ye) 承包企業(ye) 出資的全資或者控股50%以上的專(zhuan) 業(ye) 作業(ye) 企業(ye) 的建築工人,都能算總承包、專(zhuan) 業(ye) 承包企業(ye) 的自有工人。總承包企業(ye) 對所用工企業(ye) 未按時足額支付工資承擔先行清償(chang) 責任,對因轉包、違法分包等問題造成的拖欠問題承擔全部責任。
“《方案》的目的在於(yu) 做好建築工人各項保障工作,降低建築工人的流動性,增強其職業(ye) 歸屬感。”這位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底,重慶力爭(zheng) 實現建築企業(ye) 自有工人占比達40%以上。
工人“帶編”會(hui) 增加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
目前,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已經確定了該市第一批22家試點企業(ye) ,試點時間從(cong) 2022年10月至2025年12月。在此期間,總承包、專(zhuan) 業(ye) 承包企業(ye) 在承建項目上要求“帶編”人數在試點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應分別達到施工現場總人數的10%、25%、50%以上。這裏的編製並不是人社局認定的行政編或事業(ye) 編,而是指建築單位的自有員工。
記者發現,22家試點企業(ye) 中,國有企業(ye) (含國有控股的合資企業(ye) )僅(jin) 有3家,其餘(yu) 19家均為(wei) 民營企業(ye) 。其中,營收在20億(yi) 元以上的,要求自有工人不低於(yu) 600人。營收超200億(yi) 元的,自有工人將達到5000人。
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負責人表示,“帶編”改革將堅持“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績優(you) 者多得”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ye) 建立與(yu) 工人技能等級、施工質量水平、安全責任落實、業(ye) 績貢獻、工作年限等掛鉤的薪酬激勵機製。彌補“按天付薪、按件計價(jia) ”“包幹工資、固定工資”存在的不足,大力提倡在關(guan) 鍵崗位、關(guan) 鍵工序培養(yang) 使用高技能人才和高薪待遇,將質量安全檢查結果落實到工人薪酬管理上。
“這是建築領域有效市場與(yu) 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的創新嚐試,有其試點和示範意義(yi) !”在重慶京渝省情和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莫遠明看來,“帶編”工人對保障工程質量和建築工人權益意義(yi) 非凡,但建築企業(ye) 培育自有工人,也會(hui) 增加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需要循序漸進推進,摸著石頭過河。
“除非開發公司給的條件很好,否則實施起來難度還是很大的。”重慶某民營建築企業(ye) 管理人員淩女士坦言,拖欠工程進度款、材料款甚至工資給付不及時,這都是行業(ye) 普遍現象,沒有包工頭墊資,總包企業(ye) 可能要承受非常大的資金壓力。
淩女士還認為(wei) ,建築企業(ye) 的工程任務時多時少,用人需求往往難以固定,如果一個(ge) 自有工人很多的企業(ye) ,一旦生產(chan) 任務不飽和,就會(hui) 造成窩工,人力成本加大。
建立容錯機製,消除創新顧慮
“事實上,我們(men) 的自有工人還是占了一定比例的。”首批參與(yu) 試點的中冶建工鋼構公司人力資源部王中林部長告訴記者,企業(ye) 的鋼結構加工製作、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等技術工種,基本上都是自有工人,直接與(yu) 企業(ye) 簽訂了勞動合同。盡管如此,目前企業(ye) 勞務派遣工和勞務分包農(nong) 民工比例仍在40%左右,要將這部分人員轉化為(wei) 自有工人肯定難度不小。
王中林認為(wei) ,讓農(nong) 民工與(yu) 企業(ye) 員工同工同酬思路很好,但企業(ye) 畢竟隻能按市場規律辦,如果工程任務飽和一切都好說,一旦業(ye) 務量不夠,企業(ye) 沒有效益,恐怕也難以背負沉重的負擔。
對於(yu) 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難和阻力,重慶要求建立容錯糾錯機製,消除改革創新顧慮,並提出了一係列配套措施,為(wei) 改革掃除障礙。
《方案》明確,從(cong) 2022年12月1日起,必須是進行了建築勞務用工製度改革的企業(ye) 才有資格承接試點項目。
為(wei) 了保護專(zhuan) 業(ye) 企業(ye) 的權益,《方案》還提出可根據工程項目需要,使用臨(lin) 時用工,但臨(lin) 時用工數量不得超過企業(ye) 自有工人總數的10%。
為(wei) 了減輕企業(ye) 負擔,重慶還規定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提供履約保證金的,應向施工企業(ye) 提供相應的工程款支付擔保,運用經濟手段來解決(jue) 工程款支付不及時的問題。
除此之外,對試點企業(ye) 全部免交農(nong) 民工工資保證金,非試點企業(ye) 自有工人數量符合企業(ye) 自有工人配備數量要求的,所有新建項目全部免交農(nong) 民工工資保證金。有意願加入試點的企業(ye) ,可以向重慶市住房城鄉(xiang) 建委提出申請,逐步擴大試點範圍,直至全市全麵實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