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村水利建設按下“快進鍵”

發布時間:2022-08-15 10:56:00來源: 經濟日報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農(nong) 村水利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水利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各地共完成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466億(yi) 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完成投資178億(yi) 元;已開工農(nong) 村供水工程10905處,提升了2531萬(wan) 農(nong) 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農(nong) 村供水安全事關(guan) 億(yi) 萬(wan) 民生福祉,大中型灌區是端牢中國人飯碗的基礎設施保障。”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表示,今年以來,農(nong) 村供水工程及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吸納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35.9萬(wan) 人,在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nong) 村供水保障水平、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開工建設、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按期啟動、黃河下遊“十四五”防洪治理……7月份,我國全麵進入主汛期,各地水利部門在全麵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持續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投資持續擴大。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在建水利項目達到3.18萬(wan) 個(ge) ,投資規模1.7萬(wan) 億(yi) 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4%;水利工程施工吸納就業(ye) 人數161萬(wan) 人,其中農(nong) 民工123.3萬(wan) 人,充分發揮了水利有效投資的作用,為(wei) 穩投資、促就業(ye) 作出積極貢獻。

  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點多麵廣、產(chan) 業(ye) 鏈條長,對經濟拉動作用也不容小覷。據劉偉(wei) 平介紹,我國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占全國耕地麵積的54%,生產(chan) 了全國總量75%以上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特別是大中型灌區,旱能灌、澇能排,最大程度保證了糧食穩產(chan) 。同時,灌區項目大多數分布在田間地頭,可以讓農(nong) 村居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改造力度,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地區規劃新建一批現代化灌區,優(you) 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為(wei) 推動灌區高質量發展,水利部實行清單管理,細化分解建設任務,積極落實建設資金,保障工程建設需求。

  各地也紛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比如江蘇省在大型灌區中央投資還沒有下達的情況下,先期下達省級建設資金,為(wei) 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傑透露,今年國家安排江蘇省35個(ge) 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任務,計劃投資18.9億(yi) 元,目前已完成15.3億(yi) 元,占計劃任務的81%,超序時進度。

  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表示,今年大中型灌區新建和改造項目投資規模已達到388億(yi) 元,安排投資的529處灌區項目已開工455處,完成投資178億(yi) 元。國務院明確今年重點推進的6處新建大型灌區已開工3處,另外有2處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預計9月份開工。“這些項目的建設,將持續發揮穩增長、保就業(ye) 的重要作用。”

  工程建設資金多方籌集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水為(wei) 先。喝上幹淨的自來水,是億(yi) 萬(wan) 村民的期盼。這些年,在推進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多渠道籌集資金始終是不可避免的課題。

  “‘兩(liang) 手發力’始終是我們(men) 籌集資金,推進農(nong) 村供水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機製。”湖北省水利廳廳長廖誌偉(wei) 表示,在做好用地、審批等要素保障的同時,今年湖北省共籌資48億(yi) 元,其中省級財政4億(yi) 元,市縣財政10億(yi) 元,申請債(zhai) 券、貸款及融資34億(yi) 元,聯合召開“兩(liang) 手發力”工作推進會(hui) ,與(yu) 國開行等簽訂政銀戰略合作協議,各市縣預期貸款需求46.2億(yi) 元,已簽約13.09億(yi) 元。其中,蘄春、漢川協議社會(hui) 融資23.8億(yi) 元即將落地。

  “今年以來,水利部指導督促地方強化政府和市場作用,持續擴大水利有效投資。”陳明忠介紹,一方麵,強化目標指標約束,係統謀劃供水工程建設。依據去年印發的《全國“十四五”農(nong) 村供水保障規劃》,逐級把目標指標分解到各個(ge) 省,通過省再分解到市、縣,分解到年度。其中,有兩(liang) 項硬指標最為(wei) 突出,一是到今年年底,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要達85%,二是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nong) 村人口的比例要達54%。有條件的地區大力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對偏遠山區積極開展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提升。

  另一方麵,強化政銀企對接,廣開資金渠道,創新投融資機製。指導部署各地充分發揮好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各地財政投入等政府投資作用,主動對接政策性銀行、水利投資企業(ye) 及社會(hui) 資本等渠道,推薦重點項目。此外,全麵推進水價(jia) 改革,農(nong) 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麵收繳水費,對特殊地區、特殊人群建立政府補助機製。

  充足的資金保障了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需求,工程建設也取得成效。數據顯示,現已累計排查解決(jue) 160.7萬(wan) 農(nong) 村人口飲水不穩定問題,農(nong) 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得以進一步鞏固;已開工農(nong) 村供水工程10905處,完成投資466億(yi) 元,提升了2531萬(wan) 農(nong) 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農(nong) 村供水工程維修養(yang) 護持續強化,累計維修養(yang) 護農(nong) 村供水工程6.7萬(wan) 處,服務1.3億(yi) 人。

  積極應對洪旱災害影響

  洪澇和幹旱都會(hui) 對農(nong) 村供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區造成影響。洪澇會(hui) 導致水利工程出現水毀損失,如果灌區排水不暢,還會(hui) 造成農(nong) 田受淹;幹旱則會(hui) 直接威脅供水安全。

  進入7月份,我國總體(ti) 呈現南北澇、中部旱的旱澇並存狀況。截至目前,全國耕地受旱麵積1319萬(wan) 畝(mu) ,有36萬(wan) 人和85萬(wan) 頭大牲畜因幹旱供水受到影響。其中,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遊部分地區超過25天。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份耕地受旱麵積達967萬(wan) 畝(mu) ,有83萬(wan) 人因幹旱供水受到影響。

  劉偉(wei) 平介紹,目前,長江流域大中型灌區水源可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灌區末端區域和望天田受旱較重,部分以小型水庫或山泉水、溪流水作為(wei) 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出現缺水,民眾(zhong) 供水受到一定影響,一些民眾(zhong) 需要拉水送水以保障生活用水。

  據氣象預測,未來一周長江流域大部將維持高溫少雨天氣,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可能持續發展。目前,水利部已向相關(guan) 地區發出通知,要求深入分析旱情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民眾(zhong) 飲水的影響,提早采取抗旱措施,減輕幹旱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劉偉(wei) 平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門將指導有關(guan) 省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統籌防汛抗旱,科學調度水工程。針對重點旱區逐流域提出調度措施,並提前謀劃三峽、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庫調度,為(wei) 抗旱儲(chu) 備水源。組織灌區對苗情、墒情、用水需求等開展專(zhuan) 項調研,及時調整供水用水計劃,加強工程維修養(yang) 護和灌溉巡查,全力保障農(nong) 村供水和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

  此外,繼續指導受水旱災害影響的地區全麵摸排農(nong) 村供水和灌溉工程受損狀況,摸排了解群眾(zhong) 飲水安全情況,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受旱情影響的地區因地製宜采取延伸管網、開辟新水源、分時供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農(nong) 村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yang) 殖牲畜基本飲水需求。對水毀工程全力組織搶修,盡快恢複農(nong) 村居民和農(nong) 業(ye) 灌溉供水。(吉蕾蕾)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