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一周年,孩子們暑假不再埋頭“題海”
去年7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印發,“雙減”政策推進。
《意見》印發一周年之際,“雙減”後的第一個(ge) 暑假,中小學生是如何度過的?記者在北京采訪發現,這個(ge) 假期許多中小學生不再埋頭“題海”,而是從(cong) 興(xing) 趣出發,度過自由充實的假期生活。
興(xing) 趣與(yu) 素質兼得
“今年假期作業(ye) 不多,有更多空閑時間可以結合孩子的興(xing) 趣培養(yang) 一些技能。”怡蕾現讀小學二年級,她媽媽說,“我家孩子報了遊泳和書(shu) 法兩(liang) 個(ge) 培訓班,她在學校就培養(yang) 了書(shu) 法興(xing) 趣,假期也繼續堅持練字。”
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義(yi) 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超九成。中小學生不再奔波於(yu) 學科補習(xi) 之間,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個(ge) 人興(xing) 趣與(yu) 素質培養(yang) 中。非學科類培訓受到關(guan) 注,不少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名遊泳、籃球、繪畫等興(xing) 趣班,充實假期生活。
2020年,《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的意見》和《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後,各地推動政策落實,體(ti) 育和美育成為(wei) 教育熱點,進一步催熱藝術體(ti) 育培訓市場。
位於(yu) 北京順義(yi) 的一家藝術培訓機構今年暑假報名人數創新高,該機構負責人張佳燕說:“第一期藝術夏令營7月18日啟動,報名的學生大多處於(yu) 小學階段,喜愛畫畫,對未來有藝術發展規劃。學生和家長的參與(yu) 度都很高,有的學生甚至想整個(ge) 假期都來這裏集訓。”
體(ti) 育鍛煉中遊泳培訓格外受中小學生歡迎。記者來到北京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的一家健身遊泳機構,看到許多孩子正在分年齡段上課。一名教練透露:“暑假一直都是學習(xi) 遊泳的高峰期,今年報名的孩子很多,假期排課滿滿的。”
實踐活動豐(feng) 富多彩
今年暑假,中小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技能。
“放假以來,小區裏孩子們(men) 的笑聲明顯多了起來,增添了不少生活氣息。”在北京索家墳社區裏,陪孩子玩耍的李薇女士說,“我家孩子一年級,假期幾乎沒有書(shu) 麵作業(ye) ,學校安排了每天30分鍾的家務勞動作業(ye) 並要求記錄下來。”掃地、疊衣物、整理書(shu) 桌、製作簡單的飯菜,孩子在家務勞動中鍛煉生活技能,學會(hui) 照顧自己。
走出家門,不少中小學生選擇前往博物館、科技館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裏,二年級的魏津津同學和家長趁周末前來參觀。“我最喜歡史前生物廳,裏麵展示了很多恐龍化石。”津津說,“今天我看到了地球是怎樣演變的,還看到了火山噴發和地球上各式各樣的岩石。”
暑假期間,北京地區推出70餘(yu) 項展覽和文化活動,博物館的重磅展覽、科技館的沉浸式體(ti) 驗、各類有趣的夏令營活動,讓孩子們(men) 在增長知識的同時收獲樂(le) 趣。
書(shu) 店也成為(wei) 學生和家長共享閱讀時光的好去處。“書(shu) 店可選擇的紙質書(shu) 籍多,有閱讀的氛圍感。”家長常女士告訴記者,“趁此假期正好鼓勵孩子多閱讀課外書(shu) 籍,拓展知識麵。”
暑假裏,各地社區也舉(ju) 辦了不同主題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吸引中小學生參與(yu) 。北京市西城區舉(ju) 行“黨(dang) 旗所指 團旗所向——西城青年跟黨(dang) 奮進的100年”主題展覽活動,房山區以趣味健身為(wei) 主題開展“籃球親(qin) 子嘉年華”“足球基礎培訓”,大興(xing) 區設計開展了“興(xing) 潮護苗計劃”係列活動等,既解決(jue) 了中小學生暑期無人看護問題,也幫助他們(men) 度過充實的假期。
緩解焦慮快樂(le) 成長
今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83.4%的學生基本能在學校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或完成大部分書(shu) 麵作業(ye) ,小學平均睡眠時間為(wei) 9.3小時,初中為(wei) 8.5小時,83.5%的學生未參加校外學科培訓,超過91%的學校提供作業(ye) 輔導和各類興(xing) 趣課程等。
“雙減”雖然減去了中小學生在校外的負擔,但對於(yu) 麵臨(lin) 升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壓力始終存在,不少家長也向記者表達了內(nei) 心的焦慮。
暑假作業(ye) 少,擔心孩子過於(yu) 放鬆;在家看電子產(chan) 品時間過長,又無人看管;長時間上網課,不清楚學生學習(xi) 成效……這是家長擔心最多的幾個(ge) 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北京東(dong) 城區第109中學劉老師告訴記者:“‘雙減’後,課外的一部分壓力轉移到課堂中,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ei) 提高學習(xi) 成效是老師們(men) 的新課題,我們(men) 也在不斷探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校內(nei) 學足學好。”
劉老師建議,首先,暑假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報名各類培訓要合理安排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其次,根據自身情況製訂學習(xi) 計劃,暑假作業(ye) 要優(you) 先做完,剩下的時間可以整理錯題和薄弱知識點,彌補短板學科;最後,多參加社會(hui) 實踐活動,鼓勵孩子走出家門接觸社會(hui) 。
“雙減”一周年,中小學生校外培訓和作業(ye) 負擔有效減輕,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普及,也會(hui) 讓家長逐漸轉變心態。怡蕾媽媽說:“我意識到自己以前過於(yu) 焦慮,孩子在學校已經很努力了,假期還是讓孩子自由快樂(le) 地度過。(記者 周子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