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建造助力“中國建造”(人民時評)
借助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智能建造,成為(wei) 促進建築業(ye) 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迫切需求
像搭積木一樣裝配預製構件,裝配式建築項目能有效減少汙染、節約資源和降低成本;外牆噴塗機器人開展高空作業(ye) ,效率可達人工的3至5倍;樓宇自控係統實時調節室內(nei) 溫度、照明等,讓建築有了“智慧大腦”……近年來,我國建築業(ye) 加快工業(ye) 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過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術,通過應用智能化係統提高建造過程智能化水平,達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築性價(jia) 比和可靠性。為(wei) 加快推動建築業(ye) 與(yu) 先進製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前不久,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印發通知,決(jue) 定征集遴選部分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本次試點安排了完善政策體(ti) 係、培育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建設試點示範工程和創新管理機製四項任務,有助於(yu)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政策體(ti) 係、發展路徑和監管模式,為(wei) 全麵推進建築業(ye) 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建築業(ye) 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我國建築業(ye) 總產(chan) 值29.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7%,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長期以來,我國建築業(ye) 發展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生產(chan) 方式粗放、勞動效率不高、能源資源消耗較大等問題比較突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發展智能建造,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築和鋼結構住宅”。借助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智能建造,成為(wei) 促進建築業(ye) 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迫切需求。
發展智能建造,是穩增長擴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智能建造產(chan) 業(ye) 具有科技含量高、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等特點,既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又能為(wei) 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發展智能建造,不僅(jin) 能夠帶動人工智能、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還能培育建築產(chan) 業(ye) 互聯網、建築機器人、數字設計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進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智能建造,也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ju) 措。借助先進的建造技術,能夠推動建築業(ye) 綠色低碳轉型。例如,裝配式建築能夠減少腳手架用量、提高建造效率,在節能、節材、節地等方麵具有優(you) 勢;還有一些地方建設集光伏發電、儲(chu) 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於(yu) 一體(ti) 的“光儲(chu) 直柔”建築,實現用電自主調節和優(you) 化。
應當看到,發展智能建造,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涵蓋了科研、設計、生產(chan) 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環節,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其中,加大建築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基礎共性技術攻關(guan) 力度,培育一批行業(ye) 級、企業(ye) 級、項目級平台和政府監管平台,尤為(wei) 關(guan) 鍵。與(yu) 此同時,還需要從(cong) 資金扶持、人才培養(yang) 、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為(wei) 基礎的生產(chan) 體(ti) 係等方麵,給予政策支持。以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例,當前既了解土木建築工程又熟悉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還相對缺乏,迫切需要高校院所圍繞交叉學科新方向展開布局、打造相適應的人才培養(yang) 方案。既注重問題導向,也注重技術和管理協同創新、注重產(chan) 業(ye) 融合,推出行之有效的舉(ju) 措,才能更好發展智能建造,助力建築業(ye) 高質量發展。
發展智能建造,意義(yi) 重大,潛力巨大。麵向未來,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築工業(ye) 化協同發展,“中國建造”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必將不斷提升,建築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必將更加亮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