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利好政策接連發布 人工智能開啟萬億級市場

發布時間:2022-08-19 10:40: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8月18日,同花順人工智能指數收漲0.08%,板塊內(nei) 80多隻個(ge) 股上漲,遠大智能、京山輕機漲停,複旦微電、虹軟科技等個(ge) 股漲超8%。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以來該指數累計漲幅超過27%,跑贏A股市場三大指數。

  8月18日上午,“滴水湖AI創新港”在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正式啟動。當日,《臨(lin) 港新片區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行動方案(2022-2025)》發布,提出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集聚AI人才2萬(wan) 人到3萬(wan) 人,匯集企業(ye) 500家,產(chan) 業(ye) 規模升至500億(yi) 元,成為(wei) 上海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高地、國家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重要集聚地。

  近段時間,鼓勵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好政策接連發布。繼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後,8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關(guan) 於(yu) 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範應用場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設10個(ge) 示範應用場景,意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西南證券表示,當前各行各業(ye) 的數字化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與(yu) 5G、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等並列為(wei)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wei) 我國數字化轉型需求的關(guan) 鍵支撐。政策助推下,產(chan) 業(ye) 有望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中信證券也分析稱,全球AI產(chan) 業(ye) 正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疊加二級市場AI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的不斷凸顯,AI產(chan) 業(ye) 有望成為(wei) 全球科技領域中最具投資價(jia) 值的產(chan) 業(ye) 賽道之一。

  據海比研究院數據研究預測,2022年中國AI企業(ye) 應用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趨勢,總體(ti) 市場規模達1.87萬(wan) 億(yi) 元,2021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1.5%。

  西南證券分析師常瀟雅表示,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經曆了萌芽期和期望膨脹期後,已逐步渡過了泡沫破裂的低穀期,伴隨GPT-3等超大訓練模型的出世,AI技術帶來的紅利遠未見頂,未來十年將是“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AI賽道具備典型的大空間、長賽道特點,有望持續受益。

  人工智能相關(guan) 概念股也成為(wei) 機構調研焦點。同花順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40隻人工智能概念股受到機構調研。其中,包括埃斯頓、海康威視、拓邦股份、淩雲(yun) 光等9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受到了超過百家機構調研,機器人龍頭埃斯頓以及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的機構調研家數居前。

  部分人工智能領域公司業(ye) 績也在不斷修複。根據同花順數據,廣哈通信、芯原股份等5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kui) 為(wei) 盈。人工智能板塊已披露半年報的37家公司中,超過半數實現了歸母淨利潤正增長。其中,瀾起科技、真視通、芯原股份、複旦微電、泰禾智能等5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增幅超過100%,泰禾智能上半年淨利潤增幅達1056.54%。

  從(cong) 資金流入來看,近年來中國AI投融資數量整體(ti) 呈上升趨勢,智研谘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AI投融資交易事件為(wei) 1132起,投融資交易金額為(wei) 3996.4億(yi) 元,創曆史新高。

  中信證券表示,AI產(chan) 業(ye) 正形成“芯片+算力基礎設施+AI框架&算法庫+應用場景”的穩定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結構,AI芯片廠商、雲(yun) 計算廠商(算力設施+算法框架)、AI+應用場景廠商、平台型算法框架廠商等有望成為(wei) 產(chan) 業(ye) 核心受益者。

  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wei) 人工智能的重要產(chan) 業(ye) 分支。興(xing) 業(ye) 證券認為(wei) ,相比工業(ye) 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更加通用,與(yu) 人互動場景更加多元,有望打破工廠、商用和家用壁壘,成為(wei) 繼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之後新的商業(ye) 入口。小米、特斯拉等科技龍頭持續加碼人形機器人研發,有望推動產(chan) 業(ye) 的商業(ye) 化進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