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工業互聯網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 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發布時間:2022-08-29 09:55:00來源: 人民日報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提速,已融入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產(chan) 業(ye) 規模邁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工業(ye) 互聯網,融合創新亮點多

  日前,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指導、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等單位主辦的2022年(第四屆)全球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暨工業(ye) 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年會(hui) 在浙江桐鄉(xiang) 烏(wu) 鎮舉(ju) 辦。大會(hui) 聚焦數字化轉型在工業(ye) 企業(ye) 中的實際應用等問題,邀請多位院士專(zhuan) 家共同探討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新路徑。

  工業(ye) 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ye) 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是造就數字工業(ye) 的基礎工具。數據顯示,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已融入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產(chan) 業(ye) 規模邁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截至目前,“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ge) ,具有一定行業(ye) 和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平台超過150家,其中重點平台的工業(ye) 設備連接數超過7900萬(wan) 台、工業(ye) APP數量28萬(wan) 餘(yu) 個(ge) 。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有哪些新的應用?融合創新又取得了哪些新進展?記者采訪了多位專(zhuan) 家。

  應用廣度不斷拓展,程度不斷加深,水平不斷提高

  數字地質、牙輪導航鑽孔、智能配礦等模塊,用三維數字孿生技術進行1∶1還原,十裏礦山,盡收眼底;選礦環節,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對工藝進行優(you) 化控製;安全中心負責統一分析、統一報警,保障中心對設備在線感知、在線檢查……這是“鞍鋼礦業(ye) 智慧采選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項目打造的智慧礦山生產(chan) 場景。

  在巨石集團,“玻璃纖維未來工廠集成應用”項目對窯爐、拉絲(si) 機、絡紗機等核心生產(chan) 設備進行3D仿真建模,在虛擬環境中重現製造工藝全過程、展現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並引入全流程物流係統、自運行機器人等技術,實現生產(chan) 運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近年來,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建成網絡、平台、安全三大體(ti) 係,體(ti) 係化發展位居全球前列。在支撐實體(ti) 經濟數字化轉型、帶動產(chan) 業(ye) 融合應用發展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會(hui) 長李毅中看來,當前,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具有三個(ge) 方麵的特征: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並與(yu) 工業(ye) 製造技術深度融合;二是製造並應用了各類信息通信技術產(chan) 品,構築服務於(yu) 工業(ye) 製造業(ye) 的數字基礎設施;三是由工業(ye) 互聯網支撐的數字工業(ye) 與(yu) 數字經濟同族,內(nei) 核相容、“基因”相同。

  工業(ye) 互聯網是工業(ye) 企業(ye) 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路徑和方法。目前,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主要有數字化研發設計、大數據市場細分、個(ge) 性化規模定製、智能化精準製造、網絡化協同運作、信息化運營管理、製造業(ye) 服務延伸等形態。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越來越呈現出數字化特征,正在進入以數字化生產(chan) 力為(wei) 主要標誌的新階段。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執行副會(hui) 長路耀華說:“作為(wei)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工業(ye) 經濟深度融合的產(chan) 物,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的應用廣度不斷拓展,應用程度不斷加深,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拓展出融合創新的廣闊前景,正在賦能更多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新技術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應用日漸廣泛,進一步推動融合創新

  近年來,數字孿生、信息物理係統、低代碼等新技術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應用日漸廣泛,進一步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開展融合創新。

  開發普通產(chan) 品時,工程師們(men) 還可以通過實物試驗來測試產(chan) 品性能,修改設計方案、迭代優(you) 化,但如果是像“天問一號”這樣的火星探測器,就無法在真實的應用場景進行實物試驗。這時,就需要對“天問一號”的各個(ge) 子係統,以及從(cong) 地球飛向火星的軌跡、火星大氣和著陸區環境等,建立數字孿生模型,開展仿真試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認為(wei) ,數字化向深層次發展,需要解決(jue) 大量的不確定性問題。利用數字孿生集合各類新興(xing) 技術,將數字世界與(yu) 物理世界融合,為(wei) 工業(ye) 設備等提供完整的生命周期數據,已逐漸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的一個(ge) 重要趨勢。

  製造企業(ye) 研發新產(chan) 品時,可借助產(chan) 品數字孿生模型來優(you) 化設計方案、進行工藝規劃;在製造過程中可實現高效排產(chan) ,一些企業(ye) 還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建設柔性自動化生產(chan) 線;在產(chan) 品服役階段,數字孿生技術還可以通過監測運行狀況,來進行故障預測和預測性維修維護。

  工業(ye) 互聯網不僅(jin) 需要解決(jue) 感知問題,更需要解決(jue) 對物理對象的操控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發展信息物理係統。信息物理係統是一個(ge) 綜合計算、網絡和物理環境的多維複雜係統,能夠實現對大型工程係統的實時感知、動態控製和信息服務,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以鋼鐵行業(ye) 舉(ju) 例說:“冶金研究的是材料,輸入的是成分、工藝,輸出的是材料的性能、尺寸、表麵質量以及消耗成本等,它們(men) 之間是相關(guan) 的。這個(ge) 過程可能很複雜,但是我們(men) 可以在生產(chan) 過程中建立數字孿生模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xi) 等手段,對大量的輸入數據、輸出數據進行處理,來找到這個(ge) 複雜過程的內(nei) 部關(guan) 係。”

  “有了數字孿生模型,就可以動態調整成分、工藝,使其達到目標值。這樣就構成了一個(ge) ‘基礎設施’。”王國棟進一步解釋,“這個(ge) ‘基礎設施’如果裝在生產(chan) 線旁邊,就是一個(ge) 原位分析係統。加上大數據狀態感知、實時分析,又可以用來進行科學決(jue) 策,最終我們(men) 反饋到生產(chan) 線去,利用其來精準地執行,就成為(wei) 一個(ge) 信息物理係統。”

  專(zhuan) 家認為(wei) ,信息物理係統是一個(ge) 具有控製屬性的網絡。它不僅(jin) 僅(jin) 是將現有的設備簡單地連在一起,還會(hui) 催生出眾(zhong) 多具有計算、通信、控製、協同等性能的設備。隨著信息物理係統的發展和普及,將進一步推動工業(ye) 產(chan) 品和技術的升級。

  工業(ye) 互聯網帶動的數字化轉型不僅(jin) 發生在大企業(ye) ,也給廣大中小企業(ye)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以智能數控為(wei) 例,過去需要數控係統廠家來輔助用戶編程。現在隻需要開放接口和低代碼平台,就可以直接服務用戶。一些中小企業(ye) 即使不懂人工智能技術,也能開發出適合的數控應用程序。”李培根說。

  廣州裏工實業(ye) 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chan) 機器人的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主要應用在航空機械零件、醫療器械的生產(chan) 線上。這家企業(ye) 利用低代碼平台搭建了一套製造執行係統,同步工廠的生產(chan) 經營數據;機器故障可以“一鍵填報”。由此,原來手工操作的生產(chan) 員工升級為(wei) 操控工程師。去年,機器人和數字化改造為(wei) 這家企業(ye) 帶來了35%的產(chan) 能增長。

  工業(ye) 互聯網核心產(chan) 業(ye) 要抓好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目前,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前景廣闊,但總量還不夠大,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李毅中舉(ju) 例,在核心產(chan) 業(ye) 建設方麵,工業(ye) 互聯網還沒形成全國構架,標準規範缺失,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設備材料自給率較低。跨界融合不夠、應用場景不多等,也製約著工業(ye) 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

  李毅中建議,工業(ye) 互聯網核心產(chan) 業(ye) 要抓好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以及核心製造能力,積極有序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ye) 互聯網發展要走深走實,地方要結合實際、因地製宜,離散式、流程式製造要因業(ye) 施策,要堅持因企而異,注重基礎能力再造。”

  李培根表示,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化思維,要重視技術意識轉變和理念轉變。在技術意識轉型上,數據已不隻是發生在核心數據庫、業(ye) 務係統中,而是無時無刻不在身邊產(chan) 生,企業(ye) 需要有從(cong) 海量數據來源中獲取有價(jia) 值信息的能力。在理念轉型上,應看到客戶體(ti) 驗管理是企業(ye) 獲取差異化競爭(zheng) 的重要戰略。

  不少大企業(ye) 在完成自身數字化轉型後,轉型為(wei) 平台服務商,帶動中小企業(ye) 進行智能化改造。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熊夢表示,工業(ye) 互聯網創新應用已經從(cong) 龍頭企業(ye) 內(nei) 部擴展到了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正在推動形成大中小型企業(ye) 融通創新發展的格局。

  “工業(ye) 互聯網的主戰場在實體(ti) 經濟,特別是工業(ye) 領域,麵向工業(ye) 、立足工業(ye) 、服務工業(ye) 。從(cong) 去年開始,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聯合開展‘工業(ye) 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ye) 推廣行動’,已匯集全國各工業(ye) 行業(ye) 數字化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應用案例近千個(ge) 。”熊夢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多元性、專(zhuan) 業(ye) 性、複雜性高,發展要與(yu) 各行業(ye) 各領域技術、知識、經驗、痛點緊密結合,推動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