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為烈士尋親之三】攜手同心,幫烈士回家
【提燈·為(wei) 烈士尋親(qin) 之三】
攜手同心,幫烈士回家
——為(wei) 神山村烈士尋親(qin) 活動引起全社會(hui) 關(guan) 注
光明日報井岡(gang) 山8月29日電(通訊員張豔華、周美燕、段江婷 記者邢宇皓、王斯敏)自光明日報與(yu) 井岡(gang) 山市委市政府、井岡(gang) 山報社聯合舉(ju) 辦的“為(wei) 烈士尋親(qin) ,為(wei) 天地鑄魂”活動啟動以來,引起全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許多誌願者通過各種方式加入到這個(ge) 活動中來。
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館長袁海曉告訴記者,在前期查證的基礎上,日前,他再次率隊前往吉安縣、萬(wan) 安、遂川等地調研查證。在湘贛邊界61200多名烈士名冊(ce) 中,調研組查找到了參加過黃洋界第三次反“會(hui) 剿”戰鬥的馮(feng) 瑞田烈士。馮(feng) 瑞田為(wei) 江西銅鼓人,1928年在銅鼓台莊參加紅五軍(jun) 。黃洋界戰鬥失利後,他曾在神山一帶養(yang) 傷(shang) ,並在當地開展遊擊戰爭(zheng) 。1930年4月,他隨紅五軍(jun) 轉戰湘北,受傷(shang) 回到銅鼓,1931年,在家鄉(xiang) 代理過白水蘇維埃政府主席。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資料庫有他的訪談資料,他撰寫(xie) 的《第三次反“會(hui) 剿”前後》回憶文章,也對當年的鬥爭(zheng) 情況有詳細介紹。
“我們(men) 已與(yu) 銅鼓縣博物館聯係。因時間久遠,該館尚未查找到馮(feng) 瑞田其人其事。我們(men) 盼望著這位老人的信息,期待通過他,對安葬在神山村的7名烈士情況有更多了解。”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小文對記者說。
近日,尋親(qin) 工作組還聯係了曾先後為(wei) 全國172名烈士找到親(qin) 屬的江西省樂(le) 平市尋親(qin) 誌願者程雪清,他表示:“我們(men)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為(wei) 烈士尋親(qin) 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責任。”他提出了具體(ti) 建議:“當前,由於(yu) 烈士信息不全,應當廣泛查閱相關(guan) 戰役的回憶錄,對回憶錄中提及的犧牲烈士名單進行摸排,並建立跨區域尋親(qin) 聯動機製,在當地相關(guan) 部門配合下,及時與(yu) 外省籍或其他縣(市、區)烈士及安葬地進行信息比對,提高尋親(qin) 成功率。”程雪清公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18979877623(微信同號),希望有更多誌同道合者加入到這個(ge) 隊伍中來。
尋親(qin) 熱線不斷響起:“我是湖北省政府的一名退休幹部,看到了神山村7位烈士的尋親(qin) 報道,想尋找我的大舅”“我是湖南人,姓卿,在網上看到了你們(men) 的尋親(qin) 活動。不知道,這些烈士裏有沒有我的太爺爺”……每一通電話背後,都是一段沉甸甸的親(qin) 情牽掛。
連日來,神山村烈士陵墓前祭奠的人流不斷,不時有遊客把鮮花、水果擺放在烈士墓前,默默地鞠躬致敬。村裏的老人們(men) 也時不時地到墓前灑掃一番。“下一步,我們(men) 將盡快啟動程序,把神山村無名烈士墓納入縣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範圍,並製定措施對其進行有效保護,形成專(zhuan) 人看管、專(zhuan) 項資金維護的長效機製。”井岡(gang) 山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王江平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