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看點解析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題:有力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看點解析
新華社記者胡喆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8月31日公布了《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占比明顯提高。
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2021年,麵對更加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有力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保障“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看點一:研發經費投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投入強度達到2.44%
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再創新高,達到2.8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14.6%。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經濟體(ti) ,連續6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為(wei) 全球研發經費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輝鋒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發經費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12年突破1萬(wan) 億(yi) 元,2019年突破2萬(wan) 億(yi) 元,預計2022年將超過3萬(wan) 億(yi) 元。這表明,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增強,有效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研發經費投入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不僅(jin) 是反映一國對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標,也在很大程度上體(ti) 現了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劉輝鋒說,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cong) 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這一水平居於(yu) 發展中國家首位,高於(yu) 歐盟平均水平。
看點二: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持續優(you) 化,基礎研究占比穩步提升
劉輝鋒表示,從(cong) 不同創新主體(ti) 的研發經費投入水平看,2021年企業(ye) 投入研發經費規模超過2萬(wan) 億(yi) 元,占比為(wei) 76.9%,已經成為(wei) 保障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增長的主導力量。我國企業(ye) 研發經費規模國際排名第二位。2021年基礎研究投入水平明顯提升。全年基礎研究經費投入達到1817億(yi) 元,較上年增長23.9%,增幅創近10年新高。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經費的比例達到6.5%,並連續3年穩定在6%之上。
看點三:區域創新高地建設效果顯著,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邁上新台階
2021年,研發經費超千億(yi) 元省份數量較上年增加3個(ge) ,達到11個(ge) 。其中廣東(dong) 、江蘇、北京和浙江的投入超過2000億(yi) 元。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技術預測與(yu) 統計分析研究所所長玄兆輝表示,從(cong) 國際上看,這些地區的研發經費規模已接近或超過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創中心示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
此外,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研發投入躋身“千億(yi) 省份”行列,投入增幅均在10%以上,有力支撐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看點四:地方財政科技支出規模和占比均創曆史新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出現小幅下降。2021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超過2019年的曆史最高水平,達到10766.7億(yi) 元,連續3年保持在萬(wan) 億(yi) 元之上。其中地方財政科技支出達到6971.8億(yi) 元,較上年增長10.0%。
玄兆輝表示,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快速增長,表明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加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看點五: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仍要持續加大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ye) 實現曆史性、整體(ti) 性、格局性變化,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中國研發經費規模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未來我國要成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持續加大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優(you) 化和調整經費投入結構,尤其要大幅提高基礎研究的比例。”劉輝鋒說。
劉輝鋒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國在戰略和政策層麵對科技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給予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支持,例如鼓勵社會(hui) 資金投資研發活動、落實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等。隨著相關(guan) 政策紮實落地,我國的研發投入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