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就能拿駕照?摩托車駕考豈能流於形式
作者:熊誌
近兩(liang) 年,摩托車傷(shang) 亡事故中,新手司機問題突出。北京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wei) 拿本上路的“第一關(guan) ”,北京多家駕校存在“彈性”學時、能過考試就行的現象,甚至還有一些專(zhuan) 門去外地考的“速成團”,保證兩(liang) 天就能拿駕照。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作為(wei) 機動車的一種,摩托車上路應取得駕照,所以摩托車駕駛培訓和考試,也得嚴(yan) 格進行,但從(cong) 媒體(ti) 報道的情況看,低門檻、應試化的駕考,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其中的亂(luan) 象,體(ti) 現在多個(ge) 方麵。比如有的駕校壓縮進程,學員不用完成規定的學時,練一次就可以上考場;專(zhuan) 門組團去外地考,保證兩(liang) 天拿駕照;針對一些零基礎的學員,優(you) 先推薦穩定性更高、更容易考的三輪摩托,讓其快速過關(guan) ……
學員希望快速拿駕照,一次通關(guan) ,這無可厚非,問題是駕校提供的速成模式,完全是為(wei) 了應付考試,而非基於(yu) 培養(yang) 學員的駕駛技術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這無疑扭曲了駕考的初衷。
之所以將摩托車和電動車區分開來,將它和汽車一樣納入機動車範圍嚴(yan) 格管理,是因為(wei) 它的時速更高,享有與(yu) 機動車同樣的路權。這種路權如果沒有一定的駕駛技能、知識輔助,不啻於(yu) 是一種馬路殺手。
駕校本應是起到培訓功能,而不是單純為(wei) 考試拿駕而存在。現在一些駕校為(wei) 了迎合學員快速通過駕考的需求,壓縮學時,培訓流於(yu) 形式,等於(yu) 將隱患完全轉移到了道路實踐上。
從(cong) 學員的角度看,複雜的馬路確實是更好的曆練場合,但發生交通事故怎麽(me) 辦?像報道提到的,有的學員在缺少足夠培訓的條件下,為(wei) 了追求刺激,剛拿到駕照就去跑山,危險指數不言而喻,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近幾年來,一些極端的摩托車交通事故案例時不時上演,而據媒體(ti) 報道,摩托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逆行等交通違法現象,現實中更是比比皆是。
這一方麵是因為(wei) ,摩托車的道路交通執法和管理存在難點,另一方麵,和駕駛培訓、考試流於(yu) 形式,同樣脫不開幹係。畢竟,一旦拿駕照的成本低,扣分乃至吊銷駕照等處罰,對一些摩托車騎手而言,就缺少足夠的威懾力了。
所以,道路交通安全方麵,要加強對摩托車的監督執法,有交通違法現象就得嚴(yan) 格處罰。同時,對駕校更應該強化監管,規定的學時,就應該要求培訓、學習(xi) 到位,不能有任何壓縮打折的餘(yu) 地;至於(yu) 一些駕校組織學員去外地考試,兩(liang) 天拿駕照,也應該加強協同,避免出現這種鑽空子的“速成”駕考現象。
另外,針對一些駕校安排零基礎的學員,學三輪車以便快速通過駕考的現象,考試製度、難度的設計,是否應該進一步優(you) 化?三輪摩托的應用場景更少,駕駛難度理論上更高,在駕考設計上,學會(hui) 三輪摩托,就可以駕駛兩(liang) 輪摩托。然而一些零基礎的學員,通過三輪摩托來駕考反而更快,這說明現在的考試機製還是存在著一些“倒掛”的問題。這一點也需要不斷優(you) 化改進,避免一些缺少基礎的學員快速拿證之後,成為(wei) 馬路殺手。(熊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