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古田譜寫新樂章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
光明日報記者 王丹 馬躍華
從(cong) 廈門出發,西進而後北上,過漳州進龍岩。城市的喧騰和熱浪,被閩西的一座座大山漸次阻攔。
“呼—嗵嗵——嘩”“呼—嗵—嗵嗵——嘩”……已經數不清穿越了多少個(ge) 隧道,古田,終於(yu) 到了!
這是閩西南綠色褶皺間一塊不太大的狹長平地。從(cong) 高空中俯瞰,似一條蛟龍盤踞蒼山。記者換乘汽車,穿過“古田隧道”後,沿著“龍脊”一路奔馳。十多分鍾後,驟然增多的人聲和車流聲,打破了鳥蟬合鳴。“喏,這就是古田會(hui) 議會(hui) 址了。”司機師傅操著“客普”說。
跟著人流緩緩向前,幽香冉冉。嗬!好一方荷塘!夏末驕陽下,紅蕖玉靨,風生蕸動。
循著蕩漾的碧波望去,一座青灰色調、古樸莊重的四合院式建築出現在眼前。參天古樹掩映下,懸山頂屋麵上方的八個(ge) 大字醒目而肅穆——“古田會(hui) 議永放光芒”。
“我們(men) 看到的這座院落,原是廖氏宗祠,又名萬(wan) 源祠。1848年,廖氏族人為(wei) 祭祀祖先廖扶而修建。據族譜記載,廖扶是教書(shu) 先生,滿腹經綸,樂(le) 善好施,人稱‘北郭先生’。”攢動的人頭前,講解員廖鳳珍正介紹道。
不過,它更為(wei) 人熟知的身份,是“革命轉折的福地”。93年前的一個(ge) 雪夜,發生在這裏的一場會(hui) 議,改寫(xie) 了曆史。
看著會(hui) 場“如舊”的布置,記者的思緒回到那個(ge) 風雨如磐的年代。大革命失敗的陰霾,井岡(gang) 山日蹙的危局,“紅旗還能打多久”的悲觀,黨(dang) 內(nei) 激烈的思想分歧……迷茫,如彌漫山間的濃霧,籠罩著年輕的紅色軍(jun) 隊和政黨(dang) 。
當時已是隆冬,外麵漫天飛雪,天井旁的廳屋裏,炭火“劈啪”作響,120多位代表圍坐,討論熱烈。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紅四軍(jun) 第九次代表大會(hui) 召開。就是在這次會(hui) 議上,確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軍(jun) 隊的絕對領導,探索出思想建黨(dang) 、政治建軍(jun) 的光輝道路,創建之初的人民軍(jun) 隊,實現了浴火重生。自此,眾(zhong) 誌成城,紅旗如畫。
時隔85年,在走向複興(xing) 的重要關(guan) 頭,曆史再一次選擇了古田。2014年10月,在這裏召開的全軍(jun) 政治工作會(hui) 議,開啟了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新征程。
腳下的三合土地麵上,炭火痕跡猶存。抬頭望向窗外,荷塘“日色”的背景板上,石窗花砸下一個(ge) “福字”,遒健樸茂。門外,那寬闊平整的瀝青街道、嶄新而不失特色的農(nong) 家洋房、移步易景的鄉(xiang) 村唯美風光、不超天際線的建築“留白”,哪還有半點舊照片裏的破敗模樣!
“跟你想的不一樣吧!哈哈!”看到記者眼睛都不夠用的“貪婪”樣子,同行的本地人龔萍蘭(lan) 爽朗地笑說。對每個(ge) 初來者的“怔容”,她早已見怪不怪。
說話間,我們(men) 來到位於(yu) “龍背”處的一小塊高山盆地。這裏的吳地紅軍(jun) 小鎮,在整個(ge) 閩西都小有名氣。站在村口處俯視,氤氳的黛綠群山間,幢幢白色房屋掩映其中,宛若一幅風景畫。
紅軍(jun) 小鎮廣場上,吳地“當家人”張繼冬給記者盤起了家底。近些年來,眼看古田紅色經濟熱起來,人氣旺起來,村裏也發動村民出房、出地、讓田,引入投資打造紅軍(jun) 小鎮,發展紅色旅遊。“閑置的房子和地盤活了,集體(ti) 和村民的錢包鼓了,人的腦子和心思也更靈了。”
大河有水小河滿。據他介紹,近5年,吳地紅軍(jun) 小鎮承接紅色培訓班400多個(ge) ,接待遊客5萬(wan) 多人。截至2020年,古田核心景區近5年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500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60億(yi) 元。
小鎮幹群並不滿足。張繼冬帶領記者翻過山,指著層層梯田高興(xing) 地說,1/3的村民在那裏種了各種高山蔬菜,買(mai) 家直接上門收貨,根本不愁賣。
豆架瓜棚下方,工人們(men) 正在工地上忙乎著。快的話,也就明年的現在,能溯溪采摘,能燒烤垂釣,有酒吧農(nong) 場的新項目就完工了。這個(ge) 項目的名字叫“袁夢計劃”。沒錯,與(yu) “圓夢”同音。
“我們(men) 拿優(you) 美的生態資源入股,上級有鄉(xiang) 村振興(xing) 配套資金支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山那邊的紅加山這邊的綠,是不是更美?”笑起來,張繼冬黝黑的臉上,褶子更深了。
老區過去的“深山老林”,成了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地處交界的區位,過去意味著偏遠閉塞,現在蘊含著互聯互通的無限機遇。談起發展“辯證法”,他根本刹不住閘。
從(cong) 過去的“光棍村”,到現今的“鳳凰村”,吳地的蝶變何嚐不是古田的縮影!發展文旅康養(yang) 、研學培訓,紅綠輝映下的古田,宛若新生。“勝利從(cong) 古田出發”,古田代言下的閩西熱土,物華新。
“日子過不好,愧對先烈啊!我們(men) 不認輸,也不能認輸!”張繼冬眼睛裏,有東(dong) 西在閃光。
是啊!這可是曾經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閩西啊!紅軍(jun) 長征,就是從(cong) 隔壁的長汀出發。10萬(wan) 閩西兒(er) 女參加紅軍(jun) ,2.6萬(wan) 人長征,最後到達陝北的,隻剩下2000人……悲哉!壯哉!
這一刻,記者恍然,在古田遇到的人,也許幹的營生不同、身份各異,但都憋著一股子勁兒(er) !
歸途中,一則新聞在手機上彈出。近日,國務院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革命老區閩西再被委以重任。理想的炭火,永不熄滅。思想的力量,曆久彌新。曆史,期待這片紅色熱土的英雄兒(er) 女,譜寫(xie) 新的樂(le) 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