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更多口袋公園成為幸福樂園

發布時間:2022-09-01 09:3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盛玉雷

  把公園裝進“口袋”,將綠色擁入懷裏,正成為(wei) 城市生活的一種新風尚。不久前,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口袋公園”建設的通知》提出,在2022年推進全國建設不少於(yu) 1000個(ge) 城市“口袋公園”,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更多方便可達、管理規範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一個(ge) 個(ge) 精致、美觀的口袋公園,讓更多人健身鍛煉、親(qin) 近自然有了好去處。

  口袋公園是豐(feng) 富城市綠化景觀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推窗可見綠、出門即入園”成為(wei) 市民的普遍期盼。作為(wei) 麵向公眾(zhong) 開放、形狀多樣、具有一定遊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口袋公園因其小巧多樣、環境友好、方便使用等特點,也被不少人稱為(wei) “袖珍公園”。盡管“口袋”不大,但勝在星羅棋布、綠意盎然,滿足著人們(men) 對宜居宜業(ye) 的要求,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空間。

  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園,提升了城市的顏值,也體(ti) 現著發展的氣質、生活的品質。從(cong) 城市規劃發展的角度來看,口袋公園大多是“點空間”,往往在城市景觀中處於(yu) 不起眼的位置。然而,從(cong) 使用頻次角度觀察,口袋公園在優(you) 化城市空間結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等方麵則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從(cong) 街角的綠地景觀,到樓宇間的小花園,再到社區裏的健身區域,就近布局、簡約時尚的開放性空間,集休閑、娛樂(le) 、健身等功能於(yu) 一體(ti) ,讓城市變得更加綠色、宜居,為(wei) 人們(men) 在家門口擁抱“詩和遠方”提供了更多可能。

  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也是在見縫插針改善城市環境,努力實現城園相融、人城和諧。在湖北武漢,“輝煌口袋公園”不僅(jin) 讓當地衛生環境麵貌煥然一新,而且為(wei) 附近居民增加了急需的配套活動設施;在福建泉州,口袋公園建設注重融入閩南建築文化,利用街頭巷尾搜集的舊石構件等砌築花池,賦予小微綠地以文化內(nei) 涵;在山東(dong) 青島,以社區音樂(le) 、愛情花卉、大海為(wei) 主題的口袋公園成為(wei) 當地地標,集休閑遊覽和文化體(ti) 驗於(yu) 一身……各地的實踐證明,讓更多口袋公園成為(wei) 幸福樂(le) 園,不能隻對城市的小空地做簡單修飾,而要在充分考慮周邊群眾(zhong) 需求,強調曆史文化、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樹老樹保護等前提下的“精雕細琢”。這是口袋公園建設的明確要求,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邏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當口袋公園繡出城市的方寸之美,如何讓口袋公園得到可持續的管理維護,從(cong) “增綠”變“常綠”,是各地必須麵對的治理課題。如今,有的地方聘請當地居民擔任“市民園長”,他們(men) 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有的城市鼓勵企業(ye) 參與(yu) 相關(guan) 服務供給,解決(jue) 好長期存在的管護難題;有的公園專(zhuan) 門組建誌願服務隊伍,努力形成長效機製……可見,願意在建設上費心思、在維護上下功夫,家門口的公園就能長久發揮綠化、休閑的服務功能。讓更多人既是發展城市、建設家園的受益者、共享者,也是服務城市、守護家園的參與(yu) 者、貢獻者,才能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之路。

  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口袋公園是城市的風景,也是人們(men) 身邊的小確幸。以順勢而為(wei) 的設計、與(yu) 時俱進的改造、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不斷扮靚身邊的微空間,我們(men) 一定能讓山水草木更好與(yu) 城市相融相生,讓我們(men) 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盛玉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