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文化之旅特展再度亮相服貿會 推出多項京劇遺存當代轉化成果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 宋雪)記者從(cong)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今年攜“大戲看北京——京劇文化之旅特展”再度亮相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簡稱“服貿會(hui) ”),在場館內(nei) 外以多種形式帶領觀眾(zhong) 感悟京劇之美,並推出京劇文化之旅·首鋼騎行之美、京劇主題智慧地圖等多項京劇遺存當代轉化成果。
特展現場六大板塊 傳(chuan) 統京劇玩出新時尚
據了解,今年,“大戲看北京——京劇文化之旅特展”再度亮相於(yu) 本屆服貿會(hui) 文旅板塊,展覽繼續秉承開放性的辦展理念,突出科技感、引領感、互動感,用科技、時尚的形式打造全新的京劇展示方式。展區主體(ti) 結構采用榫卯和鬥拱的傳(chuan) 統工藝,並巧妙融入了現代技術,創造了全新的可視、可聽、可互動、可演播的互動體(ti) 驗式“京劇文化”主題展覽。
展區入口,引入巨幅百變屏,以《同光十三絕》為(wei) 主視覺,在去年的基礎上,新梳理了涵蓋“梅蘭(lan) 芳三顧首鋼”等主題的大量珍貴京劇史料和當代戲曲文創設計作品,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觀眾(zhong) 可通過觸摸大屏,點擊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京劇史料,帶來極具視覺衝(chong) 擊力的觀看體(ti) 驗。數字交互場景區域選取《同光十三絕》中梅巧玲為(wei) 主形象進行藝術設計,將京劇藝術與(yu) 波普藝術風格相結合,通過京劇視覺元素打造全景式、開放式的數字藝術空間,讓觀眾(zhong) 體(ti) 驗現代科技融合傳(chuan) 統藝術的沉浸式感受。
京劇非遺工作坊展示京劇相關(guan) 非遺項目,現場邀請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劇裝戲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孫穎進行京劇戲裝、盔頭等實物展示,還將設置京繡現場非遺體(ti) 驗。京劇動態拍攝區域今年將以全新形式搭建沉浸式花海場景,觀眾(zhong) 可以更近距離走近花海,京劇演員將置身花海之中,並不定時為(wei) 現場觀眾(zhong) 帶來表演。光影工作室將利用數字投影、數字影像技術與(yu) 京劇臉譜元素相結合形成視覺互動裝置,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創新的體(ti) 驗感。此外,此次特展將首次發售以《同光十三絕》為(wei) 設計靈感的係列文創產(chan) 品,並向觀眾(zhong) 推廣京劇文化之旅項目。
推出“京劇文化之旅·首鋼騎行之美”活動
9月2日,“京劇文化之旅·首鋼騎行之美”活動將舉(ju) 辦,選取秀池、三高爐、首鋼滑雪大跳台等首鋼園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標進行騎行體(ti) 驗。通過騎行的方式打卡園區文化地標性建築,聆聽關(guan) 於(yu) 百年首鋼的百年黨(dang) 史,感受百年首鋼的工業(ye) 曆史碰撞奧運激情,回望梅蘭(lan) 芳先生“三顧首鋼”的足跡,並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全麵整合京劇旅遊資源 首發“京劇文化之旅智慧地圖”
9月2日,“京劇文化之旅智慧地圖”將在特展現場首發。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前期調研梳理,整理出北京市百餘(yu) 處京劇古戲樓、名人故居、會(hui) 館、演出場所、美食等地標,挖掘出了許多鮮為(wei) 人知的京劇故事,發掘了許多見證著京劇發展與(yu) 傳(chuan) 承的重要場所。
作為(wei) 首個(ge) “京劇”主題的線上旅遊地圖,此次將首發42處點位,涵蓋吃、住、行、遊、娛、購六要素的旅遊服務內(nei) 容,帶給遊客和市民更便捷、靈活的服務,廣大遊客和市民在移動端小程序通過點擊圖標,了解每個(ge) 點位的圖文、影音等詳細資料,地圖可實現VR全景觀看、一鍵導航等便捷功能。通過打造“京劇”主題的文化旅遊公共服務信息查詢的智能化線上服務平台,實現“文化+”智慧旅遊的一體(ti) 化體(ti) 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