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戲劇活化石”貴州福泉陽戲傳承人周昌智的“麵具人生”

發布時間:2022-09-06 10: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貴州福泉9月3日電 題:中國“戲劇活化石”貴州福泉陽戲傳(chuan) 承人周昌智的“麵具人生”

  作者 劉美伶

  臉戴木雕麵具,身著絲(si) 綢戲服,手持關(guan) 刀道具……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貴州福泉陽戲傳(chuan) 承人周昌智,58年來在舞台上用九板十三腔演繹了上萬(wan) 場古老戲劇,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陽戲唱出大山。

  “唱什麽(me) 腔,就要做什麽(me) 動作。”周昌智說,表演陽戲最重要的是唱腔和動作,每個(ge) 角色的唱腔動作都不一樣。

  福泉陽戲傳(chuan) 承已有600餘(yu) 年,被譽為(wei) 中國“戲劇活化石”。2021年,以福泉陽戲為(wei) 代表的貴州陽戲,入選中國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名錄。周昌智是福泉陽戲穀龍壇的第十七代傳(chuan) 承人,也是貴州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

  福泉陽戲分為(wei) 陽戲和陰戲,其中陽戲有79個(ge) 劇目,圍繞祈禱四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老幼清安等內(nei) 容進行演繹。福泉陽戲共有36個(ge) 角色,對應有36麵木雕麵具,分為(wei) “文、武、老、少、男、女”,麵具粗獷而神秘,造型分明,五官鋒利,讓觀眾(zhong) 能一眼看出人物屬性。

  從(cong) 《韓信追霸王》演到《孟薑女》,從(cong) 《二郎鎖孽龍》演到《點酒娘子》,男角唱腔硬如山,女角唱腔柔如水,周昌智能在男角和女角唱腔之間切換自如。

  “演什麽(me) 角色就要像什麽(me) 。”周昌智說,每個(ge) 角色的麵具、服裝、兵器道具缺一不可,其中,“麵具代表人物,每一個(ge) 麵具都各有特色”。

  陽戲麵具也叫“臉殼”或“臉子”,由遠古時代的“魈麵”“魅頭”演變而來,集雕刻、繪畫、工藝、裝飾、造型於(yu) 一體(ti) ,是福泉陽戲最為(wei) 顯著的特點。麵具由白楊木雕製,木質細膩,不易開裂,若保存妥當,能傳(chuan) 承百年。

  但表演者戴上麵具後,既重又熱,影響唱戲。曾有人建議周昌智用紙殼或者塑料來做麵具,但為(wei) 了傳(chuan) 承好原生態的福泉陽戲,他一直堅持用木雕麵具演繹。

  舞台上,周昌智用帶有地方特色的戲腔演繹著“麵具人生”,展示古老戲劇的魅力;舞台下,他熱衷於(yu) 傳(chuan) 承發展陽戲,在村裏教大家唱陽戲並成立表演隊,帶著隊伍去別的村進行公益表演,一年要演上百場戲。

  2019年,周昌智在村裏成立了陽戲文化公司。讓周昌智感到最榮幸的一場表演,是他帶隊參加2020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

  “能代表貴州省參加國家級的演出,感到很榮幸。”周昌智說。

  此外,周昌智受聘在穀龍村小學當陽戲教師,每周兩(liang) 節課傳(chuan) 授學生陽戲表演技藝。

  周昌智生活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道坪鎮穀龍村,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聽過學過陽戲。周昌智說,對於(yu) 當地民眾(zhong) 來說,這是“精神上的寄托,所以老百姓都喜歡”。

  回憶起第一場演出,周昌智說,最初的戲台比較簡陋,觀眾(zhong) 也僅(jin) 百餘(yu) 人。如今,穀龍村不僅(jin) 有專(zhuan) 屬的大戲台,還建有福泉陽戲文化館。每逢陽戲文化節,觀眾(zhong) 能有幾萬(wan) 人,其中有不少海外遊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