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3億 醫療“新基建”護航全民健康

發布時間:2022-09-08 09:4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截至今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3億(yi)

  醫療“新基建”護航全民健康

  海外網 李雪欽

  將醫療機械臂“搬”到服貿會(hui)

  近日,由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等主辦的首屆衛生健康與(yu) 工業(ye) 科技創新服務大會(hui) 亮相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在衛生健康與(yu) 工業(ye) 科技融合創新展區上,不少觀眾(zhong) 領略了醫療健康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服務。

  一進展區,觀眾(zhong) 可以看到AOE空氣消毒機在自動全速運行。據悉,消毒機采用活性複合粒子發生技術,可殺滅環境中的病毒和細菌,快速營造潔淨、清新的環境。

  為(wei) 了讓人們(men) 直觀地感受一支疫苗的誕生,醫療企業(ye) 將智慧工廠輔助細胞培養(yang) 的機械臂“搬”到了現場。據介紹,有了機械臂,隻要設定好時間,它就會(hui) 一天24小時不停晃動,保證所有細胞液被充分搖勻。

  某醫療機構在展區呈現一款腦卒中AI產(chan) 品,可對顱腦CT平掃影像進行顯示、測量出血體(ti) 積等,這種產(chan) 品可用於(yu) 對急性顱內(nei) 出血患者的分診提示,讓患者盡早接受救治。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醫藥工業(ye) 正麵臨(lin) 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深刻影響。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深度融合,為(wei) 醫藥工業(ye) 持續發展打造了新引擎,也推動著衛生健康領域不斷湧現出新模式、新業(ye) 態。

  據悉,工信部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與(yu) 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倡議成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聯盟,集合衛生健康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ye) 等,將開展聯合創新、共建科技成果轉化信息交流平台、聯合培養(yang) 人才、構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促進各要素協同創新。

  “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

  “通過規範化、係統化、個(ge) 體(ti) 化的醫療信息服務,使得孕前、孕中、產(chan) 後、智能隨訪管理等環節無縫連接。”湖南省常德市婦幼保健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院婦幼健康管理平台於(yu) 2020年12月上線使用,將保健與(yu) 臨(lin) 床相結合,為(wei) 常德市孕產(chan) 婦提供了一個(ge) 智慧、便捷的婦幼健康雲(yun) 端平台。

  安徽省廬江縣中醫院緊跟數字化轉型風潮,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互聯網+檢驗”、遠程會(hui) 診、雙向轉診等打造“指尖醫院”,“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促進患者就醫便捷化和管理科學化。

  近幾年,中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家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100%的省份、85%的市、69%的縣建立了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國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nei) 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

  得益於(yu) 健康醫療信息化建設,在線醫療用戶規模持續擴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3億(yi) ,較2021年12月增長196萬(wan) ,占網民整體(ti) 的28.5%。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各級醫院普遍開展互聯網健康谘詢、分時段預約就診、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優(you) 化改造就醫流程,使群眾(zhong) 的看病就醫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推動健康大數據規範應用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價(jia) 值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主任沈洪兵說,中國已將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與(yu) 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利用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進行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共享、挖掘、分析與(yu) 應用,可以助力提升醫療技術質量,推動醫療科研創新,優(you) 化醫院管理,更好服務群眾(zhong) 健康需求等。

  目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還麵臨(lin) 一係列挑戰。在沈洪兵看來,中國缺乏醫療健康大數據來源、收集和管理的共享機製,還存在數據孤島。“如何將跨機構、跨領域、跨平台、跨係統的數據打通,共享是目前大數據使用麵臨(lin) 的最大壁壘。此外,個(ge) 人信息、隱私等數據安全隱患也需要注意。”沈洪兵說。

  有關(guan) 機構正積極加快相關(guan) 部署。首個(ge) 完全由機器學習(xi) 算法生成的大型開放生物醫學知識圖譜——“生物醫學信息學本體(ti) 係統”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發布,該係統由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AI平台技術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聯合開發,將助力醫療信息平台建設,帶動生物醫學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行業(ye) 的發展。

  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麵對數字化變革帶來的機遇與(yu) 挑戰,衛生健康行業(ye) 將進一步推動數字健康“新基建”。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