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摒棄糧食貿易保護主義

發布時間:2022-09-15 10:04: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全球糧食市場的突發事件一個(ge) 接著一個(ge) 。印度繼5月份禁止小麥出口之後,近日又宣布禁止碎米出口,並對未碾米、去殼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等部分大米出口征收20%關(guan) 稅,9月9日起生效。在黑海“糧食走廊”重啟、全球糧食危機稍有緩和之際,印度此舉(ju) 再次攪動全球糧市,有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糧價(jia) 上漲,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印度大米出口在全球大米市場供應中有著舉(ju) 足輕重的地位。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水稻生產(chan) 國、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國,為(wei) 全球150多個(ge) 國家供應大米,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大米貿易量的40%,超過了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國等4個(ge) 國家大米出口總和,2021年印度大米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2150萬(wan) 噸。今年受極端幹旱天氣影響,印度水稻播種麵積大幅下降,水稻減產(chan) 預期強烈,國內(nei) 大米價(jia) 格大幅上漲,通貨膨脹加劇。印度限製大米出口,有利於(yu) 確保國內(nei) 供應、平抑大米價(jia) 格,但會(hui) 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供需失衡,助推大米價(jia) 格上漲,增加大米進口國的進口成本,使得一些嚴(yan) 重依賴印度大米進口的國家可能麵臨(lin) 額外通脹壓力。

  從(cong) 供需看,近年來全球大米供需延續寬鬆格局。今年受極端高溫幹旱和洪澇災害影響,水稻生產(chan)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除印度外,我國南方水稻主產(chan) 區受到持續高溫幹旱影響,雖然早稻實現小幅增產(chan) ,但中晚稻麵臨(lin) 減產(chan) 風險。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的水稻因極端幹旱天氣播種麵積大幅下降,收成預計減半,大米出口量下降。巴基斯坦受極端洪澇災害影響,水稻生產(chan) 遭受重挫。有機構預計,今年全球水稻生產(chan) 會(hui) 小幅減產(chan) 。印度限製大米出口,不會(hui) 從(cong) 根本上改變全球糧食供需寬鬆格局,但在全球供需錯配、生產(chan) 成本暴漲、通貨膨脹加劇等各種因素疊加的背景下,會(hui) 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供需失衡。

  我國是印度碎米最大買(mai) 家,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對我國大米市場影響可控。我國水稻連續多年產(chan) 大於(yu) 需,庫存充足,自給率超過100%,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要,進口大米主要用於(yu) 調劑需求。2021年,我國大米進口量達496萬(wan) 噸,僅(jin) 占當年產(chan) 量的3%左右。而且,我國大米進口主要來自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緬甸、泰國等國,進口來源地分散,抗風險能力強。今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以及全球小麥、玉米價(jia) 格高位波動影響,我國玉米、小麥進口下降,大米價(jia) 格低,進口替代需求增加,其中碎米進口增加較多,主要用於(yu) 製作飼料和酒精。印度限製大米出口,對我國一些飼料企業(ye) 和工業(ye) 企業(ye) 有一定影響,但對口糧影響極其有限。

  與(yu) 全球玉米、小麥價(jia) 格持續高位劇烈波動相比,近兩(liang) 年全球大米價(jia) 格波動幅度小,成為(wei) 穩定糧食市場的最後稻草。目前,這種局麵正在改變。在水稻減產(chan) 預期增強的情況下,全球大米價(jia) 格近幾個(ge) 月持續上漲。泰國和越南8月底就提高全球大米價(jia) 格達成了共識,印度限製大米出口,助推全球大米價(jia) 格上漲。有人認為(wei) ,今年上半年,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影響,小麥和玉米價(jia) 格成為(wei) 全球糧價(jia) 上漲的風暴中心,大米價(jia) 格保持平穩態勢。下半年,大米價(jia) 格上漲有可能成為(wei) 焦點。

  麵對大米價(jia) 格上漲的挑戰,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糧食出口國應該摒棄糧食貿易保護主義(yi) ,發達國家應該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提升糧食自我保障能力,共同努力構建高效、開放、公平的全球糧食供應體(ti) 係。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慧)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