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發布時間:2022-09-16 09:50:00來源: 法治日報

  讓母親(qin) 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核心閱讀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聚焦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統籌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黃河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ju) 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然而,九曲連環、浩浩蕩蕩的黃河,又是全世界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麵係統部署。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將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確定為(wei) 標誌性戰役。

  如何打好這場攻堅戰,在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中得以全麵而具體(ti) 的部署。據生態環境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行動方案》聚焦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統籌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十年間綠進沙退

  “長江病了,黃河病更重”,這句話生動描述了黃河生態環境一度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

  長久以來,由於(yu) 流經沙漠沙地等生態脆弱區,黃河一直體(ti) 弱多病、水患頻繁;受大規模、高強度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影響,流域整體(ti) 性、係統性生態退化問題突出。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尤其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一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十年間,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修複良好、綠進沙退,黃河的生態狀況發生了曆史性、根本性的變化。

  近日央視公布的一組黃河沿岸生態畫麵,即是顯證。研究人員連續數年監測,結合大數據還原了黃河沿岸的生態狀況變化,從(cong) 衛星視角拍攝到的黃河畫麵可以清晰看到,十年間綠進沙退,黃河生態綠線最寬處向前推進了約150公裏。

  據了解,不斷增長的生態綠線,鎖住了黃河流域更多的水土,排放到黃河裏的泥沙量平均每年減少3到5億(yi) 噸。十年間,黃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2.68萬(wan) 平方公裏,相當於(yu) 4個(ge) 多上海的麵積。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給了老百姓很強的獲得感。近來,家住甘肅省蘭(lan) 州市的張女士每天傍晚都會(hui) 到鄰近的河邊散步,“這裏的風景真是越來越美了,很讓人享受,也很讓人驕傲”。

  打造十大特色沿河景觀節點,實現黃河蘭(lan) 州城區段新生態、新遊憩、新文化、新鄉(xiang) 愁的黃河之濱新氣象,正是蘭(lan) 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hui) 為(wei) 全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給出的答卷之一。

  毋庸置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黃河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但同時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陸軍(jun) 將其歸結為(wei) 如下幾個(ge) 方麵:城鎮生活、農(nong) 業(ye) 麵源和尾礦庫汙染,加之水資源短缺,水資源開發強度高,農(nong) 業(ye) 用水效率不高,使得部分地區汙染問題突出,部分支流生態流量不足,水環境質量總體(ti) 差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這也正是《行動方案》出台的背景之一。“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難點痛點深入攻堅,《行動方案》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陸軍(jun) 說。

  加強水生態監管

  《行動方案》堪稱“十四五”時期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行動方案》以維護黃河生態安全為(wei) 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明確了到2025年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水土保持率、退化天然林修複麵積、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麵積、地表水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水體(ti) 比例、地表水劣Ⅴ類水體(ti) 比例、黃河幹流上中遊(花園口以上)水質、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比例、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消除比例等目標要求。

  《行動方案》提出了5大重點攻堅行動:一是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行動。推動河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汙染水體(ti) 消劣達標,保障生態流量,推進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強地下水汙染防治,嚴(yan) 格環境風險防控。二是減汙降碳協同增效行動。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快工業(ye) 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和汙染治理,強化固體(ti) 廢物協同控製與(yu) 汙染防治,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三是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行動。推進城鎮汙水收集管網補短板,加強汙水汙泥處理處置,綜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ti) 。四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環境治理行動。加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強化養(yang) 殖汙染防治,加快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農(nong) 用地安全利用。五是生態保護修複行動。維護上遊水源涵養(yang) 功能,加強中遊水土流失治理,強化下遊及河口綜合治理和保護修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尾礦庫汙染治理。

  強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是貫徹落實好《行動方案》的一個(ge) 重要保障。為(wei) 此,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連煜表示,將推動水汙染治理,推進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嚴(yan) 格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核與(yu) 監督管理;加強水生態監管,推進流域綜合規劃環評跟蹤監管,探索發布流域水生態調查評估工作報告;推進生態流量保障,探索生態流量聯合監管機製,嚴(yan) 格控製人工湖建設;強化環境風險防範,編製實施《黃河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流域重點能源化工基地的環境風險監督;健全工作製度,嚴(yan) 格重大政策、規劃與(yu) 重點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源頭管控,探索建立“監管+督察”模式,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調查評估製度。

  多個(ge) 省份在行動

  目前,《行動方案》所涉及的多個(ge) 省份也已在積極行動中。

  有著“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既是黃河源頭區,也是幹流區,在黃河流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湯宛峰表示,將切實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推動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及修複治理各項工作。力爭(zheng) 到2025年,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基本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chan) 業(ye) 結構和生產(chan) 生活方式,“兩(liang) 屏護水、三區聯治、一群驅動、一廊融通”戰略格局初步建立。

  湯宛峰說,在加強源頭保護方麵,青海將率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打造生態優(you) 美“綠河穀”,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升生態係統功能的穩定性,穩固提升黃河流域上遊水源涵養(yang) 功能,舉(ju) 全省之力維護好母親(qin) 河的健康,確保一河清水向東(dong) 流。

  有著“九曲黃河第一灣”的四川,作為(wei) 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也正在推進《行動方案》的目標任務落實落地。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廳長李嶽東(dong) 表示,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堅持以草定牧、草畜平衡,嚴(yan) 格落實禁牧、休牧、輪牧措施。推進以若爾蓋濕地等為(wei) 主的濕地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加快推進沙化土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強保護區與(yu) 棲息地建設,科學防控草地鼠害、蟲害。實施森林資源保護工程,繼續停止天然林商業(ye) 性采伐。開展生態綜合補償(chang) 試點,探索開展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chang) 。

  作為(wei) 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內(nei) 蒙古則將堅持“四水四定”,推進係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精準治理,走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內(nei) 蒙古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楊劼表示,將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黃河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對於(yu) 內(nei) 蒙古極度缺水地區,實行嚴(yan) 格的水資源用途管製,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動態監測預警,提高用水效率、優(you) 化節水能力是實現黃河休養(yang) 生息、還水於(yu) 河的重要前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