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助理擴招並非權宜之計
作者:佘惠敏
近日,科技部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我國科研助理崗位加大開發落實力度,截至8月31日,科研助理崗吸納17.9萬(wan) 人就業(ye) ,其中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15萬(wan) 人。
科研助理崗位擴招,在當前就業(ye) 壓力下,堪稱實實在在的好消息。不過,也有很多畢業(ye) 生心存疑慮:科研助理崗位有前途嗎?
科研助理是從(cong) 事科研項目輔助研究、實驗(工程)設施運行維護和實驗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學術助理和財務助理等工作的人員。在現代科學研究日益複雜化、組織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分工背景下,這個(ge) 崗位非常必要,也是國際通行設置。曾經有一項對北京市科研人員的問卷調查顯示,“研究輔助人員太少”是科研人員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甚至超過了“缺乏科研經費支持”。
如何讓科研助理擴招成為(wei) 有利於(yu) 國家、機構和畢業(ye) 生的多贏選擇?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對政府而言,應該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大目標下,科研助理擴招不應滿足於(yu) 緩解就業(ye) 壓力的短期目標,而應立足長遠做好製度建設,要站在完善科研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促進科創活力、提升創新能力的高度來進行改革,讓科研助理成為(wei) 科技人才的蓄水池和後備軍(jun) ,而不是打雜工和臨(lin) 時工。今年印發的《科技部等七部門關(guan) 於(yu) 做好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和落實工作的通知》中,就強調加強科研助理崗位服務保障,包括為(wei) 科研助理辦理社保及住房公積金,科研助理崗位經費可按規定從(cong) 科研活動直接支出中列支等具體(ti) 內(nei) 容。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進步。
對機構而言,應該依據自身需求做好崗位設置及薪酬給付。目前,設置科研助理崗位的機構主要是高校、院所、企業(ye) ,科研助理可以幫助這些機構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提高科研效率。但也有一些科研助理崗位定位不明確,管理體(ti) 係不健全,人員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與(yu) 崗位需求不匹配。機構應以提升整體(ti) 創新能力為(wei) 目標,依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求設置科研助理崗位,設定公平適用的考核評價(jia) 標準,提供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崗位薪酬,並暢通科研助理的職業(ye) 成長路徑。
對畢業(ye) 生而言,可以在科研助理崗位上加強學習(xi) ,探索自身能力邊界,在不斷嚐試中明確未來職業(ye) 發展方向。科研是創新工作,兼具探索性和不確定性。科研人才的成長和選拔,同樣需要不斷探索和嚐試。科研助理崗位靈活機動,擁有大量學習(xi) 鍛煉機會(hui) 和較多自由支配時間,具備多種發展可能。畢業(ye) 生經過科研助理崗位的鍛煉,可以帶著科研工作經曆進入下一階段的就業(ye) 、創業(ye) 和升學中。在這個(ge) 崗位上,有人繼續深造拿學位、堅定了走學術道路的決(jue) 心,有人轉向後勤管理、成為(wei) 項目管理專(zhuan) 家。科研助理多為(wei) 朝氣蓬勃的青年,這個(ge) 崗位給他們(men) 增加了學習(xi) 蓄能和再次選擇的機會(hui) ,成為(wei) 人生旅途的“加油站”。
科研助理是我國科技創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科研助理崗位擴招成為(wei) 雙向奔赴的多贏選擇,而非彼此將就的權宜之計。(佘惠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