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端穩飯碗” 我國需推動食物係統轉型
香山科學會(hui) 議上,專(zhuan) 家呼籲——
“端穩飯碗” 我國需推動食物係統轉型
◎本報記者 劉園園
最新發布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關(guan) 於(yu) 維護國際糧食安全的聲明》,再次引發國際社會(hui) 對糧食安全的關(guan) 注。
日前,香山科學會(hui) 議第719次學術討論會(hui) 聚焦食物係統轉型的科學與(yu) 創新,多位農(nong) 業(ye) 和食品領域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為(wei) 我國食物係統轉型和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全球食物係統麵臨(lin) 挑戰
“在全球疫情持續和俄烏(wu) 衝(chong) 突的背景下,全球食物係統麵臨(lin) 人口上升、氣候變化形勢嚴(yan) 峻、自然資源枯竭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等多重風險疊加的威脅。”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yu) 政策研究院樊勝根教授在會(hui) 議上指出。
樊勝根介紹,全球饑餓人口已經連續5年增長,2021年,全世界共有7.02億(yi) —8.28億(yi) 人麵臨(lin) 饑餓,超過31億(yi) 人無法負擔健康膳食。
氣候變化將對農(nong) 作物的生產(chan) 帶來巨大的負麵影響。據估計,2050年氣候變化會(hui) 導致玉米等粗糧減產(chan) 12.5%,水稻減產(chan) 9.3%,小麥減產(chan) 9.9%;減產(chan) 將同期導致糧食價(jia) 格上升。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劉元法教授介紹,未來10年—30年,地球人口增長將導致人類對食物需求增加50%—70%。預計到2100年,由於(yu) 環境氣候條件惡化,玉米、稻米、大豆等主糧作物或將大幅減產(chan) 20%以上。
土地資源的稀缺同樣需要關(guan) 注。樊勝根提到,近年來,侵蝕、土壤肥力喪(sang) 失和鹽堿化等問題導致全球範圍內(nei) 25%以上的農(nong) 業(ye) 用地嚴(yan) 重退化,同時人口密度和對化肥的過度使用也進一步加劇了土地的退化。
食物係統轉型受到重視
如何應對全球食物係統麵臨(lin) 的巨大挑戰?近年來,食物係統轉型的概念在學者和政策製定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隨著食物係統變得更加複雜、多樣化、相互關(guan) 聯和全球化,風險疊加的可能性顯著增加。食物係統亟須轉型以應對複雜的各種挑戰。”樊勝根表示。
食物係統轉型是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核心議程。2021年聯合國糧食係統峰會(hui) 提出了“五大行動軌道”——滋養(yang) 所有人;轉向可持續消費模式;促進基於(yu) 自然的解決(jue) 方案;促進公平生計、體(ti) 麵工作和賦能社區;建立耐受性以抵抗脆弱、衝(chong) 擊和壓力。
人類如何才能進一步改變農(nong) 業(ye) 食物係統,同時使農(nong) 業(ye) 食物係統對人類和地球更健康?這需要技術、政策和其他各方麵的創新。
在技術層麵,樊勝根提到,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人造肉技術、合成生物技術等生物技術,可以提高產(chan) 量、增加作物多樣性、抵抗病蟲害、提高養(yang) 分利用效率和氣候韌性,為(wei) 國民提供營養(yang) 、健康、可持續的食物,既利於(yu) 節能減排,又可以提高作物營養(yang) 以減少國民營養(yang) 素攝入不足風險。此外,精準農(nong) 業(ye) 、無人機技術、數字農(nong) 業(ye) 、電子商務等也在食物係統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國食物係統需這樣轉型
“我國在糧食安全和國民膳食營養(yang) 改善方麵取得長足進步,但由於(yu) 近年來我國麵臨(lin) 水土資源和生態係統退化嚴(yan) 峻、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氣候變化應對與(yu) 適應壓力加劇等挑戰,我國食物係統亟須轉型,否則將嚴(yan) 重威脅國家未來糧食安全和社會(hui) 經濟可持續發展。”樊勝根說。
樊勝根提出了“中國可持續食物係統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應涵蓋營養(yang) 與(yu) 健康、食物安全(包括糧食安全)、綠色低碳、韌性、包容性五大領域。
梅旭榮指出,目前,我國食物係統呈現一些新的特點,主要表現為(wei) 糧食生產(chan) 中心不斷向北轉移,糧食和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集中度不斷提高,食物供需區域性、結構性過剩與(yu) 短缺的矛盾不斷凸顯。
“我國食物係統的這些變化,雖然有其自然和經濟的合理性,但加劇了北方水資源的短缺和農(nong) 業(ye) 生態壓力,大規模糧食調運導致倉(cang) 儲(chu) 物流成本上升、碳足跡升高和損失加大,並且不利於(yu) 食物係統生產(chan) 和供給風險分散。”梅旭榮分析,特別是在氣候變化、地區衝(chong) 突、低碳綠色發展政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食物係統不確定性在增加,風險在集聚。
梅旭榮認為(wei) ,促進食物係統向可持續轉型,要妥善處理好自然、社會(hui) 、生態、經濟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guan) 係,加快形成“布局生態化,過程綠色化,產(chan) 品優(you) 質化,消費低碳化,風險分散化”的發展格局,促進農(nong) 業(ye) —食物係統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