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狗不夠用了”折射出人性化管理思路

發布時間:2022-09-21 09:3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任冠青

  大學生遛狗熱情太高漲,導致“狗不夠用了”——近日,這條頗具喜感的新聞登上熱搜。據澎湃新聞報道,在上海某高校,有一處小角落專(zhuan) 門用於(yu) 圈養(yang) 流浪狗,校內(nei) 的動物保護協會(hui) 每日夜間組織同學們(men) 遛狗。由於(yu) 活動過於(yu) 火爆,遛狗名額一放出來就被一搶而空,同學們(men) 經常笑稱“狗不夠用了”。

  在不少大學校園中,都存在“流浪動物管理困境”:若是放任這些小動物自然生存繁衍,就會(hui) 出現師生被攻擊、傷(shang) 害等安全隱患和健康衛生威脅,給校園安保帶來不小的壓力;若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有些甚至是訴諸武力)將它們(men) 全部清理出校園,則難免會(hui) 傷(shang) 害動物福利,擠壓其正常生存空間,引起動物保護人士的不滿。

  對於(yu) 這一看似兩(liang) 難的問題,學生們(men) 的實踐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通過圈養(yang) 那些常駐學校的流浪狗,既能在很大程度上控製潛在風險,保障師生安全,又能為(wei) 流浪狗創造相對舒適、自由的生活空間,實現人與(yu) 流浪動物的和諧相處。

  這一思路也表明,校園流浪動物雖然存在不少安全、衛生隱患,但這些問題並非不可解決(jue) 。比如,對於(yu) 過度繁殖問題,目前社會(hui) 組織普遍施行TNR(捕捉、絕育、放歸)救助方法。在合理控製校園流浪動物數量後,可以有序地進行盤點、分區管理,並分批注射狂犬疫苗、貓三聯疫苗等,控製潛在危害。這種新的“遛狗計劃”加“校園圈養(yang) ”的方式,也充分調動了校園愛狗人士的力量,讓大學生在參與(yu) 遛狗、科學喂養(yang) 的過程中,與(yu) 流浪狗之間產(chan) 生陪伴感與(yu) 情感聯結,使流浪狗走出“無主管理”的困境。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而非敵人,在校園環境中,盡量在動物保護和科學管理間取得平衡,比簡單粗暴地“一拒了之”更具人性關(guan) 懷。而要人性化地處理校園流浪動物問題,離不開精細化管理思維和各方的協同配合。

  宣傳(chuan) 動物保護知識,培養(yang) 學生關(guan) 愛生命的責任意識,可以從(cong) 根源上減少流浪動物的產(chan) 生。事實上,校園中的流浪動物很多都是周邊居民和大學生遺棄的寵物。一些學生養(yang) 寵物不過是一時興(xing) 起,等新鮮勁過去,或者畢業(ye) 時發現無法帶走,便隨意將寵物遺棄了。很多時候,他們(men) 根本意識不到這對寵物意味著什麽(me) 。

  對此,學校可以聯合校園愛心組織、社會(hui) 救助機構等,宣傳(chuan) 科學喂養(yang) 的知識,科普遺棄動物帶來的傷(shang) 害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幫助學生樹立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這些舉(ju) 措的積極影響並不會(hui) 止步於(yu) 校園。要知道,大學生在步入社會(hui) 後,會(hui) 成為(wei) 飼養(yang) 寵物的重要力量,隻有形成成熟、負責的養(yang) 寵理念,才能從(cong) 根本上杜絕流浪動物的產(chan) 生。

  而且,在保護校園流浪動物的具體(ti) 行動中,個(ge) 別愛心社團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從(cong) 絕育手術,到日常清理、喂食、疾病治療等,都會(hui) 形成相應的費用。學校除了要包容好的理念、創新模式外,也可以提供相應的場地、資金或設備支持,幫助聯係社會(hui) 愛心組織,使學生自發的保護行動更加可持續。

  另外,在流浪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認定方麵,相關(guan) 法律法規也有待進一步明確。民法典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yang) 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由於(yu) 無法確定校園流浪動物的原主人,學校往往就成為(wei) 傷(shang) 人事件的責任承擔者,這也是一些學校選擇徹底清理流浪動物的重要原因。在校園愛心社團參與(yu) 救助後,如果要讓學生承擔責任,似乎也有失公平。因此,在相關(guan) 責任劃分和責任主體(ti) 認定方麵,有必要在法律層麵予以明確。

  就像新聞中社團副社長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學校的流浪貓中出現了好幾隻受歡迎的“明星貓”。流浪動物並不是“問題”和“麻煩”的代名詞,隻要處理得當,人與(yu) 動物的和諧相處就不難實現,流浪動物們(men) 也會(hui) 成為(wei) 校園中一道亮麗(li) 的風景。(任冠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