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縣城看發展】安徽南陵:江南小城描繪強縣新圖景
經濟日報原標題:安徽南陵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江南小城描繪強縣新圖景
今年上半年,安徽南陵縣交出了一份亮麗(li) 的經濟答卷: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61.9億(yi) 元,同比增長5.9%。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9.3億(yi) 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76.1億(yi) 元,同比增長7.0%;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76.5億(yi) 元,同比增長5.0%。
南陵是一個(ge) 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江南小城。近年來,該縣將快遞物流智能裝備製造業(ye) 作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轉型;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育種工作,積極打造種業(ye) 強縣;持續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實施“生態+鄉(xiang) 村旅遊”吸引更多遊客。
快遞裝備風生水起
在南陵街頭,不時可見無人配送車緩緩駛過。
“2021年底,我們(men) 的L4級無人配送車上路送快遞,目前已常態化運行。”國郵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南陵)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光富說,小車“呆萌”的外表下暗藏著“智慧大腦”,能自動避障、自動識別紅綠燈。目前,南陵縣有20多輛無人配送車,一輛車一天能配送400多件快遞。
地上有無人車,天上則有無人機。載重量超過30千克的快遞無人機在固定航路上派送快遞,解決(jue) 了山村物流“最後一公裏”的難題。
2017年,南陵縣搶抓快遞行業(ye) 轉型升級的機遇,以打造南陵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為(wei) 切入點,瞄準快遞業(ye) 收寄、分揀、倉(cang) 儲(chu) 、運輸、投遞五大環節,聚焦安全、成本、效率、智能、綠色五大主題,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打造快遞物流智能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聚力建設“中國·郵穀”世界級快遞物流產(chan) 業(ye) 地標。
南陵縣委書(shu) 記李新宇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截至今年上半年,南陵縣快遞物流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累計簽約落戶行業(ye) 龍頭及關(guan) 聯企業(ye) 110餘(yu) 家,簽約投資額超150億(yi) 元,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凸顯。南陵快遞物流智能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先後獲批安徽省重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工程、安徽省智能裝備製造特色小鎮和安徽省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基地)。
選育良種助農(nong) 增收
南陵縣一直高度重視育種工作,積極打造種業(ye) 強縣,大力培育一批省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逐步實現種子“育、繁、推”一體(ti) 化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該縣農(nong) 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已超過45%,水稻、小麥兩(liang) 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chan) 貢獻率超過55%。
安徽有“蕪湖米市、南陵糧倉(cang) ”的說法,“南陵大米”聲名在外。但每年6月下旬梅雨季,持續雨水疊加長江漲水,很多水稻尚未成熟便“打了水漂”。為(wei) 解決(jue) 安徽及相同生態區雙季稻沒有特早熟早稻品種的難題,蕪湖市星火農(nong) 業(ye) 實用技術研究所程太平團隊經過多年攻關(guan) ,選育出特早熟早稻品種“化感2205”“南陵早2號”,創建了雙季稻早稻高產(chan) 栽培新模式,實現早熟、抗病、豐(feng) 產(chan) 、質優(you) 的協同,探索出抗災、穩產(chan) 保豐(feng) 收的稻作新途徑。
目前,在糧食生產(chan) 方麵,南陵縣擁有在低位早熟再生稻、特早熟早稻育種方麵的兩(liang) 大領先優(you) 勢,現有大型種業(ye) 企業(ye) 4家,研發培育優(you) 質水稻品種20個(ge) ,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麵積超過15萬(wan) 畝(mu) 。全縣糧食生產(chan) 麵積穩定在84萬(wan) 畝(mu) 以上,產(chan) 量保持在35萬(wan) 噸以上。
生態畫卷引人入勝
近年來,南陵縣還持續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積極探索“生態+鄉(xiang) 村旅遊”,推動村民增收。
近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南陵縣煙墩鎮靄裏村,隻見青山連綿,綠水環抱,白鷺飛翔。位於(yu) 皖南山區的靄裏村森林覆蓋率達70%,是華東(dong) 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原生態景區,周邊青峰聳立、碧水環繞、古木扶疏。沿著平整寬敞的柏油馬路,可以看到一幢幢頗具創意的民居。
“以前,靄裏村環境髒亂(luan) 差、公共服務設施嚴(yan) 重匱乏,是交通不便、增收緩慢的‘後進村’。”煙墩鎮黨(dang) 委宣傳(chuan) 委員石國慶告訴記者,2014年,靄裏村依托生態優(you) 勢,啟動了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在縣裏支持下,全麵提升村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按主題打造鄉(xiang) 村旅遊品牌,“2020年至2021年,靄裏村共接待遊客近50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近4000萬(wan) 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陵縣已完成包括靄裏村在內(nei) 的54個(ge) 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中心村建設,創建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9個(ge) 、重點示範村3個(ge) 。
李新宇告訴記者,今後5年,南陵縣將聚焦產(chan) 業(ye) 支撐、項目帶動,注重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大產(chan) 業(ye) 生態圈,工業(ye) 力爭(zheng) 實現產(chan) 值1000億(yi) 元。同時,將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特色文化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緊密結合,促進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堅持把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相結合,實現既美化環境又富裕群眾(zhong) 的目標,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堅實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梁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