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人情味 少背人情債——農村移風易俗係列談之一
近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八部門正在開展農(nong) 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近年來,各地采取措施推動農(nong) 村移風易俗,攀比風、人情風、奢侈風等得到了一定程度遏製。但高價(jia) 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yang) 、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xi) 在不少地區仍然存在,高價(jia) 彩禮讓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禮金讓人“還不起”。麵對這些陋習(xi) ,一些農(nong) 民反映強烈,不少群眾(zhong) 有苦難言。
梳理起來,問題大致有四方麵:一是索要、炫耀高價(jia) 彩禮成風,成為(wei) 很多農(nong) 村家庭的沉重負擔;二是各類人情禮金名目繁多,且數額不小;三是喪(sang) 事時間過長、喪(sang) 禮中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四是舉(ju) 辦宴席等盲目攀比追求檔次、規模,造成嚴(yan) 重浪費。這些陋習(xi) ,美其名曰是講傳(chuan) 統尊禮數,實際上卻勞民傷(shang) 財。
鄉(xiang) 村要多些人情味,少背人情債(zhai) 。正常的禮尚往來無可非議,但陳規陋習(xi) 要不得,不少群眾(zhong) 被所謂的人情世故裹挾,心有不願卻身不由己。這些陳規陋習(xi) 已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的“絆腳石”,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推動農(nong) 村移風易俗,說到底是維護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身的利益,一方麵有利於(yu) 減輕農(nong) 民負擔,鞏固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另一方麵有助於(yu) 化解農(nong) 村矛盾,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陳規陋習(xi) 折射出當前農(nong) 村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其中較為(wei) 突出的是農(nong) 村公共服務不夠完善。比如,農(nong) 村缺乏公益性婚戀交友平台,一些經濟條件差、社會(hui) 關(guan) 係少的家庭容易上當受騙。很多村集體(ti) 由於(yu) 缺乏經濟實力,在敬老院、老年食堂、文化設施等方麵投入少,難以提供各種便民服務。經驗表明,區域經濟條件好、村集體(ti) 經濟強的地方治理陳規陋習(xi) 的成效往往更明顯。
要大力發展農(nong) 村經濟,不斷改善農(nong) 村社會(hui) 民生。關(guan) 愛特殊困難群體(ti) ,加強養(yang) 老、婚姻、殯葬等領域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惠民服務,推動解決(jue) 重點領域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民生難題。要持續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用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改善民生,帶動鄉(xiang) 風民風向上向善。
破除陳規陋習(xi) 、推進移風易俗要久久為(wei) 功。應從(cong) 農(nong) 民群眾(zhong) 願接受、易實施、能見效的問題入手,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常抓不懈,從(cong) 陋習(xi) 背後的客觀因素入手,消除陋習(xi) 存在的環境土壤,為(wei) 鄉(xiang) 村新風築好經濟基礎,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引導群眾(zhong) 遠離陳規陋習(xi) 。 (喬(qiao) 金亮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