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售處方藥開閘,用甘泉滋養醫療民生

發布時間:2022-09-27 14:3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涵蓋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台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內(nei) 容。新規首次對於(yu) 處方藥網絡銷售作出詳細規定,要求網售處方藥實行實名製,藥品網絡零售企業(ye) 應當與(yu) 電子處方提供單位簽訂協議,嚴(yan) 格按照有關(guan) 規定進行處方審核調配;第三方平台承接電子處方的,應當對電子處方提供單位的情況進行核實,並簽訂協議。

  網售處方藥開閘,民生甘泉有望噴湧而出。專(zhuan) 家認為(wei) ,《辦法》通過溯源管理,清晰界定各方權責,對產(chan) 業(ye) 鏈上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堵住了“先方後藥”等線上漏洞,在提升藥品可及性、支持新興(xing) 業(ye) 態發展的同時切實保障用藥安全。

  網購作為(wei) 重要的購物方式,給民眾(zhong) 生活帶來的便捷前所未有。現在雖已有“送藥到家”等服務,但所送多為(wei) 非處方藥,一些需要處方藥患者,仍隻能到醫院或藥店購買(mai) 。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該項服務的發展,給一些患者帶來不便。當前互聯網診療突飛猛進,處方藥卻不能網售,導致線上醫生僅(jin) 限於(yu) “話聊”。這也意味著通過互聯網診療改善醫療民生麵臨(lin) 有醫無藥的尷尬處境。如今網售處方藥開閘,這些問題勢必迎刃而解。

  開閘放水,也須警惕處方藥泛濫。處方藥線下濫用的危害本就很大,濫用一旦“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可能會(hui) 打破地域限製,迅速波及多地,點多麵廣、距離遙遠,不僅(jin) 讓危害成倍增長,而且也導致執法監督的成本大幅增加。此外,互聯網還便於(yu) 隱匿身份,線上違法銷售處方藥,取證難度大,追回一隻雞得殺一頭牛,違法行為(wei) 或將變得有恃無恐。近幾年,盡管網售處方藥沒有真正放開,但違法網售處方藥導致的傷(shang) 害案件時有耳聞。

  守牢網售處方藥的安全閘門,需要強調的內(nei) 容很多,但歸根結底在於(yu) 擺正醫和藥的關(guan) 係。對於(yu) 普通商品,電商下單即買(mai) ,以消費意願為(wei) 主,這已經成為(wei) 一種消費習(xi) 慣。然而,這樣的電商思維,決(jue) 不能被代入到網售處方藥領域。因為(wei) 藥為(wei) 醫服務,沒有醫就不能有藥,倘若不經診療就開藥,甚至任由消費者隨意購買(mai) 處方藥,那麽(me) ,濫用處方藥的洪水就容易在網上呈現泛濫之勢。

  醫和藥的關(guan) 係能否擺正,起決(jue) 定作用的是連接兩(liang) 者的處方。先有醫,再有處方,方能確保處方對症;先有處方,再有藥品,處方藥才會(hui) 用到合適的地方,並確保治療作用最大化、毒副作用最小化。隻有謹守醫、方、藥三者的次序,並確保三者都真實可信,線上處方藥才能得到嚴(yan) 管和善用。

  網售處方藥是甘泉滋養(yang) 民生還是水患危及安全,取決(jue) 於(yu) 相關(guan) 規則是否明晰、監督是否到位、民眾(zhong) 是否鼎力配合。網售處方藥曆經多年探索與(yu) 醞釀,如今才算真正開閘,態度如此謹慎,是因為(wei) 處方藥一旦經由網售渠道被濫用,後果不堪設想。將安全當作必然前提,將嚴(yan) 管作為(wei) 必備手段,處方藥方能經由網售渠道快速便捷地送到民眾(zhong) 手中,讓求醫問藥因此變得更輕鬆容易。(時本)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