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發展草牧業正當其時

發布時間:2022-10-09 10:3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為(wei) 統籌提升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生態、生活的重要舉(ju) 措,發展草牧業(ye) 正當其時,應該著力推進。

  與(yu) 傳(chuan) 統畜牧業(ye) 相比,草牧業(ye) 的重心變了。傳(chuan) 統畜牧業(ye) 重心在畜,不少地方草原透支、超載過牧,最終導致草原退化、沙化和鹽堿化,付出很大代價(jia) 。而草牧業(ye) 重心在草,樹立草原在生態建設中的突出地位、在保障食物安全中的基礎地位、在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重要地位、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實現雙碳目標中的特殊地位。保護草原,建設草原,使草原實現“四庫全能”——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水庫”、貨真價(jia) 實的“糧庫”、當之無愧的“錢庫”以及名不虛傳(chuan) 的“碳庫”。

  盡管各地對恢複草原生態做了大量努力,但隻要在草原上多走走、多看看,還是能感受到草原工作底子薄、基礎弱、短板多。尤其草原保護修複的投入還不多,基層草原監管力量還很薄弱,草原科技貢獻率不足30%,草種對外依存度超過70%。

  發展草牧業(ye) ,首先要完善草原治理體(ti) 係。隨著草原工作頂層設計的完善,初步扭轉了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勢頭。但是,草原監測、保護、修複、監管、草業(ye) 發展、支撐保障六大體(ti) 係的“大寫(xie) 意”還需變成“工筆畫”。既需要建立草原調查體(ti) 係、健全草原評價(jia) 體(ti) 係、完善草原自然保護地體(ti) 係,也需編製草原保護、修複、利用規劃,完善草原承包經營製度,更需推動建立“草長製”,認真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其次,要完善草原保護體(ti) 係。全麵保護,就是既要保護天然牧草地,也要保護人工草地,還要保護北方多、南方少、農(nong) 區多、牧區少的“其他草地”。係統治理,就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推進。目前,已有科研團隊充分發揮豆科牧草的飼料肥料雙兼功能,通過牧草“綠肥”治理鹽堿地、培肥黑土地。著眼未來,應本著因地製宜的原則,繼續實施重度退化草原生態修複工程、退牧還草工程、草原生態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鄉(xiang) 村種草綠化示範工程、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工程、國有草場建設工程、草原生態保護修複支撐工程、河湖堤岸草帶建設工程“八大工程”來開展草原修複保護。

  最後,要完善草原創新體(ti) 係。為(wei) 破題草牧業(ye) 發展,中科院與(yu) 呼倫(lun) 貝爾農(nong) 墾集團合作在呼倫(lun) 貝爾墾區開辟了“生態草牧業(ye) 試驗區”。完善草原科技創新體(ti) 係,要發揮草原牧民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國有草場等社會(hui) 法人的積極性;既要發揮科技鄉(xiang) 土人才的積極性,更要發揮院士、學術帶頭人的積極性。隻有寬領域、大平台集成創新,才能攻克牧草育種技術、星空地一體(ti) 化信息技術、退化草地恢複技術、牧草製備和綠色養(yang) 殖技術等,最終打造生態生產(chan) 雙贏、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的草原科技高地。 (陳 力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