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白洋澱遊記

發布時間:2022-10-24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加婷

  

  我們(men) 是坐船進入白洋澱的。

  漣漪微起的水麵上,漂蕩著一葉漁舟。風挾著水汽,颯颯撲麵而來,像是起了薄霧。霧蒙蒙,水蒙蒙。白洋澱如一幅長卷畫,漸漸拉開。

  蘆葦在天底下無邊無際地生長著,浩渺無邊。縱橫交錯的水道,就像樹上的枝,枝上的杈,一生十,十生百,它們(men) 一同構成了遼闊、幽深而又曲折的葦蕩世界。

  船是一隻尖尖的小船。前艙用板隔斷,故人可以不被風吹。坐的地方稍低些,就可聽見水在船底流過的細碎聲音。一隻黑色的鳥,身體(ti) 比鴨狹長,矯捷地飛過來,已在咫尺之間了,又忒兒(er) 一聲飛了去,翅膀從(cong) 船的底部掠過。幾隻鸕鶿,靜靜地落在小船架起的木杆上,仿佛兩(liang) 排對稱的黑紐扣。

  為(wei) 我們(men) 撐船的老人,年輕時是白洋澱的捕魚好手,如今已年近七十,精神矍鑠,穿一套灰布衫,戴一頂水手帽,鷹鉤鼻,眼睛特別明亮。

  欸乃一聲,漁船駛入了白洋澱的蘆葦深處。

  

  我們(men) 坐的這艘小船,構造原始,像大海上漂著的一片竹葉,在天地間獨往來,連接天涯。時間在此仿佛被阻隔,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帶有某種永恒的意味。

  這也構成了白洋澱氣質的一部分。在白洋澱,一個(ge) 人和一叢(cong) 蘆葦,或者一個(ge) 石塊,沒有什麽(me) 差別。置身於(yu) 無邊的空曠,天地萬(wan) 物都因為(wei) 渺小而變得平等。

  正是這種生命與(yu) 宇宙的同構關(guan) 係,產(chan) 生了“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也培育了白洋澱人民的生存智慧,一種氣韻生動、詩性的智慧。

  對於(yu) 生活在白洋澱的人們(men) 來說,白洋澱不僅(jin) 僅(jin) 是一片寬廣的水域,更是一個(ge) 永恒的生活空間。在白洋澱,人們(men) 依水而居,各種鳥類以及水鴨、野雞等動物隨處可見。“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每種生命都是一個(ge) 細節,細節又滋生細節,形成一種彼此共存相依的生物鏈的關(guan) 係。

  天地養(yang) 萬(wan) 物。百年變遷,白洋澱的人們(men) 仍在這方水土中,從(cong) 容地過著祖上傳(chuan) 下來的生活。這是白洋澱的迷人之處。它仍舊保持著天真淳樸,有一種深厚的積澱。它在巋然不動中,有一種活脫脫的生命力,讓我們(men) 觸摸到自然的體(ti) 溫和呼吸。

  

  白洋澱的水域構造獨特,既異於(yu) 南方的內(nei) 陸湖泊,又不同於(yu) 北方的人工水庫,它匯集了上遊自太行山麓發源的9條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條溝渠、河道連接的澱泊,既相互分割又相互聯結。143個(ge) 澱泊中,白洋澱麵積最大,因而總稱白洋澱。

  作為(wei) 華北最大的淡水湖和濕地係統,白洋澱古老而多變,經曆幾萬(wan) 年的地殼活動和河道變遷演變而成。這是在漫長的時間裏,自然界緩慢、均衡地運行,才塑造出的自然之美。

  在白洋澱水域中,有鳥類20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白鶴、丹頂鶴、東(dong) 方白顴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大天鵝、鷹科、隼科等43種。晚上,成百上千的鳥兒(er) 在蘆葦蕩裏起起落落,葦叢(cong) 裏熱鬧著鳥的鳴叫,有高歌,有私語,濕潤的風兒(er) 像微波似的蕩來,讓濕地顯得更加神秘。

  夏天,荷花亭亭,紅白相間。冬天,蹲下身,能聽到水波推送冰塊的聲音,透過忽寬忽窄的冰縫看水下,幾乎透明的淺灰色小魚慢悠悠遊弋其間。

  

  費孝通在《鄉(xiang) 土中國》裏說,我們(men) 正在擁有越來越多的房子,但我們(men) 正在失去越來越多的家園。行走在白洋澱的任何一個(ge) 地方,它們(men) 都會(hui) 讓你知道,這裏仍然是我們(men) 的家園。藍天、碧水、蘆葦和在煙波浩渺處輕輕搖過的漁舟,形成一幅自然的畫卷。

  春季青蘆吐翠,夏季紅蓮出水,秋季蘆葦泛金,冬季泊似碧玉。正如一位詩人所說:“白洋澱的廣闊空間,似乎就是為(wei) 展示時間的流動——四季更迭,鋪陳特有的顏色。”

  白洋澱的生活,像是自然的恩賜。在古老的年代,人們(men) 可以通過風在葦蕩的喃喃低語,分辨出蘆葦的種類。

  最特別的是白洋澱出霧的清晨。萬(wan) 物沉寂無聲,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寧靜。鳥兒(er) 剛從(cong) 腳下飛起,立刻就消失在白茫茫的、凝然不動的霧靄之中。

  每個(ge) 抵達白洋澱的人,都會(hui) 感到這裏似曾相識,像我們(men) 從(cong) 小就熟悉的地方一樣。水天一色,煙波浩渺,蘆葦連接成片,雄渾、蒼涼、壯闊的生命的詩意,寫(xie) 在這片大地上。在白洋澱,你能發現一種隱沒已久的簡樸的意味。這種簡樸來自人與(yu) 自然的和諧關(guan) 係、對傳(chuan) 統和曆史的尊重和傳(chuan) 承,還有日常生活的從(cong) 容。

  許多人的鄉(xiang) 愁是失落了村莊,而在白洋澱這塊土地上,沒有鄉(xiang) 愁,這裏有大片的蘆葦、荷花澱,以及村民編織葦席的日常之美,讓我們(men) 想到,人和蘆葦一樣,是根植於(yu) 大地的。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