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宇宙蒼穹夢 愛國愛港情

發布時間:2022-10-28 10: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安勝藍

  “敬愛的航天科學家們(men) :你們(men) 好!我是香港培僑(qiao) 書(shu) 院的一名小學生,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全體(ti) 師生向你們(men)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謝你們(men) 為(wei) 中國航天事業(ye) 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我們(men) 將以你們(men) 為(wei) 榜樣,努力學習(xi) ,頑強拚搏,創造中華民族未來的星辰大海!”

  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央綜合展區“堅持‘一國兩(liang) 製’推進祖國統一”單元,三幅香港小學生的畫作吸引不少觀眾(zhong) 駐足。這封來信,就寫(xie) 在其中的一幅畫上——畫中,天問一號、長征火箭升空,嫦娥四號搭載著飄揚的五星紅旗飛向宇宙蒼穹。

  香港培僑(qiao) 書(shu) 院的小學生黃淩越創作的水彩畫,用純真稚嫩的筆觸,表達出對中國航天科學家的敬意,描繪出探索宇宙的科學夢想。2021年6月,在“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走進香港校園活動中,黃淩越親(qin) 手把這份禮物送給了到訪培僑(qiao) 書(shu) 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係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le) 豪。這幅畫後來與(yu) 另外兩(liang) 幅香港小學生畫作一起,被神舟十三號帶上中國空間站,進行了一趟真正的“太空之旅”。

  在培僑(qiao) 書(shu) 院,龍樂(le) 豪院士一行受到熱烈歡迎,被師生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宇宙天團”。他向師生發表了題為(wei) 《陪你一起走近航天》的專(zhuan) 題報告,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我國航天事業(ye) 發展曆程。報告中,龍樂(le) 豪院士深情寄語同學們(men) 努力成才、報效祖國:“中國航天取得成就的法寶是什麽(me) ?就是航天精神。我認為(wei) 航天精神的精髓是愛國,愛國情懷應該是每個(ge) 中國人最誠摯的一種愛。”

  這些話,點燃了孩子們(men) 的航天夢、愛國情。黃淩越十分感佩:“看到龍院士80多歲了還在努力為(wei) 國家工作,我特別敬佩。我希望自己以後也像他一樣,做一個(ge) 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中國航天之於(yu) 香港,有著非凡意義(yi) 。香港特別行政區升起的第一麵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正是祖國用返回式衛星搭載後贈送給香港特區政府的。作為(wei) 香港第一批升起五星紅旗、以愛國傳(chuan) 統著稱的名校,培僑(qiao) 與(yu) 中國航天事業(ye) 也結下不解之緣。2003年,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wei) 訪港,在培僑(qiao) 中學親(qin) 手種下兩(liang) 棵橡樹。2005年,培僑(qiao) 書(shu) 院投入使用時,將其中一棵移植了過來,如今,橡樹已亭亭如蓋。培僑(qiao) 書(shu) 院校長吳育智介紹,學校開設的科學課程包括航天科普、科技探索等內(nei) 容,“通過展示我國航天科技,進一步增強了同學們(men) 國民身份認同、作為(wei) 中國人的自豪感!”

  香港的航天夢始終與(yu) 祖國同行。從(cong) 研製嫦娥三號、四號的“相機指向機構係統”,到嫦娥五號在月球“挖土”所用的“表取采樣執行裝置”,再到“祝融號”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近年來,國家航天科技邁出的每一步,都有香港科學家的深度參與(yu) 。

  今年10月,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啟動,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zhuan) 家,香港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熱情高漲、躍躍欲試。放眼宇宙蒼穹、胸懷愛國之情,背靠祖國,香港的航天夢將飛得更高、更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