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多管齊下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yu) 額20.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1.4%,高於(yu) 各項貸款增速30.7個(ge) 百分點。與(yu) 此同時,截至6月末,我國綠色債(zhai) 券存量規模1.2萬(wan) 億(yi) 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國綠色金融市場對全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而商業(ye) 銀行是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yu) 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商業(ye) 銀行多管齊下,通過發力綠色信貸、綠色債(zhai) 券以及創新各類金融產(chan) 品等方式,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hui) 綠色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
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根據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6月末,人民銀行通過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兩(liang) 項工具分別向金融機構發放低成本資金1827億(yi) 元和357億(yi) 元,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相關(guan) 貸款3045億(yi) 元和439億(yi) 元,帶動減排二氧化碳當量逾6000萬(wan) 噸。
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兩(liang) 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於(yu) 2021年11月創設,兩(liang) 大工具精準直達,正撬動更多銀行資金投向我國綠色低碳領域。
以碳減排支持工具為(wei) 例,該工具聚焦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三大領域,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的相關(guan) 企業(ye) 發放碳減排貸款後,可向央行申請資金支持。人民銀行可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利率為(wei) 1.75%。
福建某海上風電企業(ye) 擬開發“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係福建省首個(ge) 國家能源局批複的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約22億(yi) 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4.96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106萬(wan) 噸、二氧化硫0.62萬(wan) 噸、氮氧化物0.31萬(wan) 噸。
得知這一情況後,中國銀行莆田分行主動上門了解企業(ye) 資金需求,並開啟綠色通道快速審批放貸,15天內(nei) 完成授信,目前已投放碳減排貸款2.87億(yi) 元、期限長達17年,並充分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政策紅利,調減該筆貸款利率至LPR下浮120個(ge) 基點,為(wei) 項目建設提供低利率、長周期信貸資金保障。
綠色金融債(zhai) 券對標中國綠債(zhai) 新原則
綠色金融是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推手,綠色債(zhai) 券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7月,《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正式發布,這是首個(ge) 融合中國實踐情況與(yu) 國際標準的綠色原則框架,推動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邁上規範化、標準化、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
“在募集資金用途方麵,《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要求綠色債(zhai) 券的募集資金要100%投向綠色項目,這是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變化,利於(yu) 提升綠色債(zhai) 券的‘純度’,有助於(yu) 提升投資者信心。”摩根大通中國債(zhai) 務資本市場主管陳潔表示。
而伴隨著《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的發布,銀行紛紛發行對標該新原則的綠色金融債(zhai) 券。9月1日,招商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成功簿記發行2022年第二期綠色金融債(zhai) 券,這是全國首單適用《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的商業(ye) 銀行綠色金融債(zhai) 券。國家開發銀行10月13日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麵向全球投資人成功發行120億(yi) 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專(zhuan) 題“債(zhai) 券通”綠色金融債(zhai) 券。本次發行嚴(yan) 格按照《綠色債(zhai) 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篩選募投項目,同時自願遵照《綠色債(zhai) 券原則》和《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募集資金將主要優(you) 先用於(yu) 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城鄉(xiang) 公共交通係統建設和運營等綠色項目,經第三方機構獨立評估認證,環境和社會(hui) 效益明顯,綠色等級為(wei) G1。
另外,農(nong) 業(ye) 銀行近日發行200億(yi) 元綠色金融債(zhai) 券。本期債(zhai) 券募集資金所對接的綠色信貸項目,不僅(jin) 滿足《中國綠色債(zhai) 券原則》,還對標最新發布的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更新版)》,是該目錄下最大規模綠色金融債(zhai) 發行。
陳潔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碳”目標之下,中國支持綠色債(zhai) 券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持續出台,製度不斷完善,為(wei) 市場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與(yu) 此同時,綠色債(zhai) 券在二級市場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下,這一類投資標的表現相對比較穩健,投資者投資意願更強,形成了讓資金進一步流入綠債(zhai) 市場的正向循環。
綠色金融產(chan) 品服務不斷創新、豐(feng) 富
人民銀行日前發布題為(wei) 《完善綠色金融體(ti) 係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文章稱,多元化的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是滿足市場主體(ti) 多樣化需求、豐(feng) 富和優(you) 化綠色金融市場供給結構的重要基礎。
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產(chan) 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也不斷推陳出新。近期,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作為(wei) 銀團獨家牽頭行和可持續發展協調行,在市場上率先發放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
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貸款是指通過銀團貸款條款激勵借款人達成預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的融資工具。本次銀團貸款對象為(wei) 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銀團貸款將貸款利率與(yu) 企業(ye) 預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清潔能源項目投放金額、裝機規模、二氧化碳減排量相掛鉤,在滿足企業(ye) 融資需求的同時,激勵其加快在清潔能源項目的資金投放,提升企業(ye) 綠色發展的動力。
另外,隨著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ESG主題銀行理財產(chan) 品繼續擴容。銀行業(ye)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ye) 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顯示,2022年上半年,理財市場累計發行ESG主題理財產(chan) 品43隻,合計募集資金超200億(yi) 元,截至2022年6月底產(chan) 品存續134隻,存續餘(yu) 額1049億(yi) 元,同比增長1.44倍,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nei) 多家商業(ye) 銀行正在紛紛探索建立“個(ge) 人碳賬戶”體(ti) 係,通過積分、權益兌(dui) 換等機製,激勵客戶自覺踐行綠色行為(wei) 。如中信銀行推出的“中信碳賬戶”包括碳賬戶開通、碳減排量記錄、碳值社交分享、低碳科普、低碳知識小問答、碳排放計算器等功能模塊,並識別和引入電子信用卡申請、電子賬單、線上生活繳費等特色金融場景。(記者 張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