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多萬件有效發明專利傳遞出什麽信息?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我國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達315.4萬(wan) 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占國內(nei) 總量的比重超過三成。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達到39.5萬(wan) 件,所占比重達到13%……這些是我國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紮實推進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310多萬(wan) 件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傳(chuan) 遞出什麽(me) 信息?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的增長,背靠的是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這離不開持續性研發投入。數據也有印證——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從(cong) 2012年的1.03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wan) 億(yi) 元,研發投入強度從(cong) 1.91%增長到2.44%。 研發投入的增長,又離不開作為(wei) 創新主體(ti) 的企業(ye) 的發力。2021年,企業(ye) 科學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超2.1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的比重為(wei) 76.9%。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的是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的進一步鞏固——截至7月,國內(nei) 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企業(ye) 達到32.6萬(wan) 家,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208.6萬(wan) 件,占國內(nei) 總量的68.5%;15.6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擁有133.9萬(wan) 件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占國內(nei) 企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的64.2%。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的增長,有賴於(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的護航。近10年來,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全方位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法治化水平邁上新台階、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大保護實現新突破、保護工作體(ti) 製機製改革取得新進展、知識產(chan) 權保護國際合作得到新加強。知識產(chan) 權局、最高法、最高檢等聯合製定加強協作配合、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多個(ge) 政策文件,不斷完善司法、刑事、行政銜接保護工作機製,知識產(chan) 權保護“嚴(yan) 、大、快、同”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的增長,同樣得益於(yu) 知識產(chan) 權審查質量效率的提高。截至9月,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個(ge) 月,發明專(zhuan) 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6.5個(ge) 月,提前完成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審查周期壓減目標任務;通過網上核驗、告知承諾等方式,取消電子用戶注冊(ce) 、質押登記等環節的多項證明材料,10年來累計減少證明材料約2900萬(wan) 份;知識產(chan) 權業(ye) 務受理窗口“一窗通辦”覆蓋所有省份,專(zhuan) 利代辦處數量10年來增長至34個(ge) ……知識產(chan) 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探索,順應了廣大創新創業(ye) 主體(ti) 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斷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
可以說,310多萬(wan) 件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見證了我國知識產(chan) 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的躍升,也為(wei) 觀察我國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發展提供了一個(ge) 有價(jia) 值的視角。期待隨著專(zhuan) 利質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實施,各方共同努力,培育更多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為(wei) 我國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築牢根基,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