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懲治網課暴力要南門立木
【閱讀提示】官方通報教師網課後離世:針對網傳(chuan) 遭網暴事件,公安已立案偵(zhen) 查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河南新鄭三中老師網課遭入侵後離世的消息引發廣泛關(guan) 注。據媒體(ti) 援引當事人親(qin) 屬消息稱,不幸離世的老師原在新鄭三中教授曆史課,近一段時間網課經常遭遇“入侵”“爆破”,10月28日晚上網課時,再次有陌生網友闖入網課直播間進行辱罵、幹擾課件投屏等,最終該名老師退出網課,兩(liang) 天後被發現在家身亡,死亡證明鑒定為(wei) 猝死。
此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盡管天下人苦網暴久矣,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網暴更多發生在社交媒體(ti) 這樣的“廣場”,更像是隨機性地選擇目標對象進行自以為(wei) 是的“道德審判”;而如今,它居然定向出現在了本質上是封閉場域的網絡課堂上,他們(men) 的狂歡連所謂“道德審判”或者“正義(yi) ”的外衣都不屑於(yu) 披了,赤裸裸幹擾課堂秩序、侮辱為(wei) 人師者的尊嚴(yan) 。人們(men) 震驚於(yu) ,網課普及也不過兩(liang) 三年時間,網課暴力竟已經走得如此之遠了。
據當事人親(qin) 屬及不少網友的爆料,網課入侵遠不是開玩笑、搞惡作劇那麽(me) 簡單,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暴力活動。一般來說,都是先由知情人向外泄露網課時間和房間號碼等信息,隨後有專(zhuan) 門的組織者下達“網課爆破”指令,糾集而起的一撥人在固定的時間集合“爆破”網課。
不需要什麽(me) 特殊的技術和設備門檻,也無需固定的地點和要求,如此便捷可及,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讓參與(yu) 者模糊了“網課爆破”的違法性及對其背後風險的認知;而網絡匿名的環境,更推動集體(ti) 狂歡趨於(yu) 無理性,在網課這個(ge) 前台的表演趨於(yu) 極端化。麵對這樣的環境基礎“參數”設置,在網課普及率越來越高的當下,要想抵擋“網課爆破”,難度可想而知。
客觀地說,關(guan) 於(yu) 治理網絡暴力,相關(guan) 部門一直在行動,在每年的“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中,治理網絡暴力都是重要任務之一。據官方消息,僅(jin) 今年的網暴專(zhuan) 項整治行動中,就有6541萬(wan) 餘(yu) 條涉攻擊謾罵、造謠詆毀的信息遭攔截,7.8萬(wan) 個(ge) 違法違規的賬號被處置。不過,此次網課暴力悲劇的發生也說明,關(guan) 於(yu) 網絡暴力治理,法律適用和製裁方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治理網課暴力,提升人們(men) 網絡素養(yang) 、加強價(jia) 值觀引導等固然重要,但正所謂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道德是高標準的法律,關(guan) 於(yu) 網課暴力,當下亟需的是,以具體(ti) 的個(ge) 案來強化人們(men)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認知,認清網絡暴力的本質與(yu) 危害,劃明法與(yu) 非法的界限,以南門之木來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和威懾力,向公眾(zhong) 證明,那些寫(xie) 在白紙上的黑字在司法實踐中是能走得通的。幸也是不幸,前述悲劇就應該是那個(ge) “具體(ti) 的個(ge) 案”。
關(guan) 於(yu) 前述網課暴力悲劇,最新消息是,據新鄭市教育局通報,公安機關(guan) 已立案偵(zhen) 查,調查結果將第一時間向社會(hui) 公布。人們(men) 都在期待一個(ge) 說法,不僅(jin) 關(guan) 於(yu) 當事老師的不幸離世,更關(guan) 於(yu) 網課暴力(或者說網絡暴力)亂(luan) 象的懲治。案件的處理應有示範效應,如此才不浪費寶貴的注意力資源,也才不辜負這場嚴(yan) 肅與(yu) 真誠的公共討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