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坐地起價的黑救護車,為什麽屢禁不絕

發布時間:2022-11-08 09:1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誌

  11月4日,一段黑龍江五常市救護車半路坐地起價(jia) 的視頻引發網友關(guan) 注。目前,當地警方發布通報稱,依法查處一起涉嫌強迫交易案件,何某祥、王某睿、王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家屬原本想將母親(qin) 接回家,度過最後的時光,結果卻遭遇救護車坐地起價(jia) ,上車前說好一千多元的價(jia) 格,上車後就變成了四五千元,最後家屬無奈支付3140元。那段家屬和司機的爭(zheng) 吵視頻,相信看過的人都會(hui) 感到無比氣憤,救護車怎麽(me) 成了斂財工具?

  當地警方的通報,確認了此事性質的惡劣——涉嫌強迫交易,對三人采取刑事措施,也就是說,這已經不是不道德,或者一般的違法行為(wei) 了,而是涉嫌犯罪。

  當然,案件還在查處中,警方沒有通報具體(ti) 細節,還有更多的疑問有待解釋。比如通報稱,該救護車沒有合法經營手續,那麽(me) 沒有手續的黑救護車,為(wei) 何能盤踞在醫院的周邊,並成功地和120接線員建立聯係,由後者來分派用車任務?

  醫院方麵稱,負責分派救護車的120接線員,已經被開除。120接線員給黑救護車當中介的行為(wei) ,是不是純個(ge) 人行為(wei) ?醫院知不知情?是不是有利益牽涉?明明沒有運營資質,卻敢明目張膽地坐地起價(jia) ,黑救護車的生意有沒有保護力量?

  一個(ge) 無資質的黑車,能夠在醫院周邊“拉活”,其背後的利益鏈讓人生疑。所以要查處的顯然不僅(jin) 是個(ge) 案,更要深挖背後的整條產(chan) 業(ye) 鏈,查清利益牽涉和分工。

  跳出此事來看,黑救護車的存在並不是特例,漫天要價(jia) 、欺行霸市等現象,同樣不是個(ge) 案。比如同樣在黑龍江哈爾濱,公開報道顯示,當地警方曾打掉多個(ge) 黑救護車團夥(huo) 。類似事件之所以屢禁不絕,除了打擊力度依然有待加強以外,根本在於(yu) 救護車資源的供需失衡。

  目前各地的120急救調度係統中,正規的官方救護車資源,優(you) 先用於(yu) 院前急救的轉運。因為(wei) 院前的急診、急救更緊急,專(zhuan) 業(ye) 要求高,所以黑救護車很少涉及。但由於(yu) 救護車數量有限,一些緊迫性、專(zhuan) 業(ye) 性相對沒那麽(me) 高的院後救護轉運需求,則被擠壓到了灰色地帶。

  就像此事中,當事人希望將母親(qin) 接回家度過最後時光的需求,其實客觀存在,隻不過由於(yu) 正規資源不足,大量的轉運需求,隻能靠私人化的市場來滿足,以至於(yu) 一些醫院的120接線員,則成了撮合救護轉運服務的“中介”。

  一方麵,它給黑救護車提供了生存空間,確實也解決(jue) 了一部分人群的需求;但另一方麵,由於(yu) 遊離在監管體(ti) 係之外,黑救護車往往又沒有運營資質,就給漫天要價(jia) 、坐地起價(jia) 等不法行為(wei) 提供了土壤。救護車跑到一半,臨(lin) 時以各種名義(yi) 加價(jia) ,家屬想拒絕都難,隻能被動挨宰。

  所以在這次事故中,要嚴(yan) 厲查處案件,更要看到,黑救護車現象屢禁不止,也是因為(wei) 市場的供需出現了問題。要打掉斂財牟利的黑心團夥(huo) ,斬斷黑救護的利益鏈,就得在救護資源的供應上繼續發力。比如加大投入,提高正規救護車的數量等等。如果考慮到財力、資源的有限,亦可以將一些私人力量收編,納入監管的範疇,如通過製定統一的價(jia) 目表、服務規範等,來進行約束。

  120急救救護本身是公益性很強的係統,不應該成為(wei) 斂財的工具。解決(jue) 黑救護車的問題,要強化常態化的執法,也要加強救護車資源的供應。總之,不能讓那些遊離在監管之外的黑救護車,在賺黑心錢道路上一路疾馳。(熊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