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剪紙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課堂裏飄起中國紅

發布時間:2022-11-08 09:16: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呼倫(lun) 貝爾11月6日電 題:剪紙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課堂裏飄起中國紅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千剪不斷,萬(wan) 剪相連。”架起手機、連通網絡,鏡頭前的吳立喜一手持小剪刀,一手捏著疊好的紅紙,一陣上下翻飛,一幅秋景窗花圖靈活顯現。

  “以前每年我都會(hui) 出國‘收徒’,疫情發生的這幾年裏,就隻能‘雲(yun) 收徒’啦。”這幾天,吳立喜陸續走進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倫(lun) 貝爾市鄂倫(lun) 春自治旗的5個(ge) 獵民村,給獵民們(men) 現場教學的同時,還搭起直播間,為(wei) 近百名海外學生遠程授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吳立喜將自己的海外剪紙課堂從(cong) 線下改到線上。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hui) 錄製教學視頻發給大家,也會(hui) 利用閑暇時間和學生們(men) “雲(yun) 端”相見,共讀這一抹中國紅裏的傳(chuan) 統文化。

  20年間,吳立喜用中國傳(chuan) 統手作架起中華文化與(yu) 世界的“僑(qiao) ”梁。至今,她的學生遍布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不完全統計有萬(wan) 餘(yu) 人。

  中國剪紙藝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9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窗花、喜花、枕頭花,春節、中秋、婚禮……這項民間手工藝術充實於(yu) 各種民俗活動中,在中國有著廣泛的民眾(zhong) 基礎。

  吳立喜7歲師從(cong) 姨姥姥,構思、畫圖、折紙、鐫刻、鏤刻、刺孔……至今已有40多年剪紙經曆。

  作為(wei)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級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吳立喜自從(cong) 嫁到內(nei) 蒙古鄂倫(lun) 春自治旗,她的作品便更多了一些狩獵民族--鄂倫(lun) 春族獨特的氣質,內(nei) 容多以花草樹木、動物形象及勞動工具為(wei) 主,像是用一幅幅剪紙畫娓娓道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更新迭代的曆程。

  2003年,吳立喜在全國剪紙比賽中,受邀為(wei) 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政府官員現場展示剪紙技藝。

  一顆愛心裏麵住著一個(ge) 可愛的福娃,“一分鍾完成一幅剪紙作品,我看到他們(men) 臉上的表情從(cong) 費解到驚喜。”

  “太神奇了!”這是吳立喜第一次聽到外國友人誇讚她的剪紙技藝,那一刻起,“要讓世界讚賞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根便深深地紮在吳立喜心裏。

  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受黑龍江省僑(qiao) 辦邀請,吳立喜共為(wei) 來自50多個(ge) 國家的70餘(yu) 名海外華裔青少年現場講授剪紙課程。

  雖然語言不通,隻能靠肢體(ti) 動作來為(wei) 孩子們(men) 現場展示,即使這樣,每一個(ge) 學生都剪出了自己內(nei) 心的作品,這讓吳立喜很意外,“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2012年至2018年,吳立喜先後6年作為(wei) 國務院僑(qiao) 辦的外派教師,赴菲律賓從(cong) 事華文教育工作。

  在菲律賓期間,除了參與(yu) 中國駐菲大使館的文化宣傳(chuan) 工作,吳立喜時不時走進學校、廣場、酒店、公園,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和在菲華人現場教學剪紙技藝。

  讓吳立喜印象最深的是,她隨國務院僑(qiao) 辦去看望駐菲律賓外派教師,並將這門技藝教給400多名華文教師及當地英文教師。“他們(men) 說,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

  吳立喜說,在菲律賓教學的那幾年裏,跟著她學會(hui) 剪紙的學生近萬(wan) 人。“我的剪紙作品還送給了時任菲律賓總統羅德裏戈·羅亞(ya) ·杜特爾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吳立喜受福建省僑(qiao) 辦、泉州師範學院邀請,通過視頻錄製和網絡教學,為(wei) 馬來西亞(ya) 的120多名華文教師上剪紙課。

  “學生們(men) 遇到問題會(hui) 線上問我,也會(hui) 給我留言。”每每看到課堂裏飄起的一片片中國紅,吳立喜都特別自豪,“疫情也許暫時阻擋了我出國授課的腳步,但從(cong) 不會(hui) 減少海外學子越來越喜歡中國文化的熱情。”

  如今的吳立喜除了在線上給海外學生上課,還受到清華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等高校的邀請站上講台,通過剪紙藝術為(wei) 學生們(men) 講鄂倫(lun) 春族的曆史和文化;她也會(hui) 走進北京、廣州、上海、黑龍江等地的大街小巷“練攤兒(er) ”授課……

  在吳立喜看來,無論是在“陽春白雪”的課堂,還是在“下裏巴人”的街巷,每一幅剪紙作品都是一段故事,“無論通過什麽(me) 樣的形式,我隻想堅持做個(ge) 聯通者,將最美的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