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守護“綠色活化石”留住“記得住的鄉愁”

發布時間:2022-11-09 09:49:00來源: 法治日報

  在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寧鄉(xiang) 鎮龐家會(hui) 村,有一株東(dong) 周古槐,樹齡已經超過2500年。

  這棵古槐之所以曆經千年依舊枝繁葉茂,並且成為(wei) 當地的地標,得益於(yu) 市、縣、鄉(xiang) 、村四級組織以及村民的精心保護。

  “特別是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出台,不僅(jin) 讓我們(men) 知道了如何更加專(zhuan) 業(ye) 地養(yang) 護這棵千年古槐,而且保護經費得到了切實保障。”龐家會(hui) 村村幹部許永斌所說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就是《呂梁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條例》是一部極富“呂梁味”的地方性法規,明確了古樹名木養(yang) 護責任、經費保護標準等,全方位、多角度、全流程為(wei) 古樹名木保護提供法治保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劉振國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古樹名木是珍貴的曆史遺產(chan) ,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曆史的見證與(yu) 一種文化的記錄,保護好古樹名木,就是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物種資源,保護祖先留給我們(men) 的精神家園,更是保護老百姓“記得住的鄉(xiang) 愁”。

  立法保護古樹名木

  呂梁市共有古樹名木1849株,古樹群28個(ge) 27885株,主要有銀杏、側(ce) 柏、油鬆、國槐、榆樹、棗樹等樹種,其中,東(dong) 周槐、龐涓槐、千年鬆、唐柏等一級古樹多達547株。

  這些古樹不僅(jin) 是呂梁悠久曆史的見證者,是珍貴的“綠色活化石”“活文物”,還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傳(chuan) 說,講述了呂梁的變遷更迭,孕育了絕美的生態奇觀,承載著群眾(zhong) 的鄉(xiang) 愁情思,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曆史、文化、科研、景觀和經濟價(jia) 值。

  但現實中,這些古樹名木的保護狀況卻不容樂(le) 觀。

  2020年初,為(wei) 全方位了解全市古樹名木保護狀況,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堅持問題導向,以實現古樹名木資源有效保護為(wei) 目標,赴全市13縣(市、區),就古樹名木保護責任確定、保護經費落實、保護措施實施等情況開展了一次大調研。

  調研發現,近年來,呂梁在古樹名木保護方麵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保護意識不強、職責不明、力量不足、經費短缺等問題,造成古樹名木養(yang) 護不善、長勢衰弱,甚至非正常死亡和私挖亂(luan) 采盜伐等現象。

  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認為(wei) ,呂梁古樹名木保護形勢十分嚴(yan) 峻,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刻不容緩,隻有進行立法保護,才是治本之舉(ju) 、長遠之計。

  2020年3月,經請示市委批準,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迅速啟動《呂梁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製定工作。劉振國擔任起草工作小組組長,帶領起草組先後深入11個(ge) 縣(市、區)開展立法調研,征求意見建議。

  曆時一年半,《條例》出台,並於(yu) 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明確剛性保護措施

  現實中,對於(yu) 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有兩(liang) 大核心和關(guan) 鍵問題:一是由誰來具體(ti) 負責保護,二是涉及的養(yang) 護費用由誰來出。

  “以往古樹名木的保護更多是通過人工管理的辦法,最常見的是掛牌管理,此外就是靠媒體(ti) 呼籲,缺乏剛性的法律製度和保護舉(ju) 措。”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主任鄭誌剛說,古樹名木的養(yang) 護經費、城鄉(xiang) 建設涉及古樹名木保護的審批程序、對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等都無法可依、無章可循。

  對此,《條例》明確規定對古樹名木實行養(yang) 護責任製,並確定了八種情形下的養(yang) 護責任人。要求縣一級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要與(yu) 養(yang) 護責任人簽訂養(yang) 護責任書(shu) ,明確養(yang) 護責任人應當履行做好日常養(yang) 護、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接受指導和監督檢查三大職責,進一步夯實了養(yang) 護責任。

  關(guan) 於(yu) 養(yang) 護費用,《條例》明確縣一級政府要對認定公布的古樹名木保護經費按每年株均不低於(yu) 一千元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市政府要對認定公布的一級古樹及名木按每年株均一千元給予補助,統籌用於(yu) 古樹名木資源普查、認定、檢查、養(yang) 護、宣傳(chuan) 、培訓、科研等費用。古樹群的保護經費根據實際需要列入市、縣財政預算。

  此外,《條例》還規定了城鄉(xiang) 建設涉及古樹名木保護的審批程序以及未采取避讓或者保護措施造成古樹名木損害的罰則。對於(yu) 攀樹、折枝、挖根摘采果實種子或者剝損樹枝、樹幹、樹皮的,在樹上刻劃、張貼或者懸掛物品等損毀古樹名木的情形,也規定了相應處罰。

  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農(nong) 工委主任楊順平介紹說,造成古樹名木死亡的,與(yu) 砍伐、轉讓買(mai) 賣古樹名木同等處罰,一級古樹或者名木、二級古樹、三級古樹每株處三十萬(wan) 元至二萬(wan) 元不等的罰款。

  推動法規落地見效

  今年3月,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成立專(zhuan) 項執法檢查組,對《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呂梁市四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聽取審議了執法檢查報告,提出加強製度建設、確保資金投入、落實工作責任等6條審議意見。

  據了解,2020年以來,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已連續三年將古樹名木保護相關(guan) 工作列為(wei) 監督議題。同時,堅持把人大監督與(yu) 公眾(zhong) 監督、媒體(ti) 監督相結合,“督事、督人、督政”一體(ti) ,持續放大疊加效應。三年來共開展相關(guan) 調研4次,聽取有關(guan) 報告7個(ge) ,有力助推了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

  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還堅持領導帶頭,一樹一策推進保護工作。在興(xing) 縣現場辦公,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及時糾正了該縣千年唐槐保護不當的問題;在離石區,針對具有學術爭(zheng) 議的古樹“千年檀”,邀請省相關(guan) 部門專(zhuan) 家組織對古樹進行鑒定研究;在交城縣著名古樹“鳳凰鬆”所在地,現場製定了保護措施……

  針對交城縣著名古樹“鳳凰鬆”的保護,劉振國在交城縣東(dong) 坡底鄉(xiang) 張家莊村柳樹下現場辦公,商定搶救保護措施,推動及時製定保護方案,對“鳳凰鬆”采取掛牌保護、搶救保護、重點保護、日常管護四種保護措施。

  “保護古樹名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劉振國表示,下一步,呂梁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緊緊依靠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關(guan) 部門加強日常監測、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科技支撐、完善保障措施、打擊違法行為(wei) 、全麵引入大數據管理,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馬超 王澤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