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築牢大國糧倉,建設農業強國
【光明論壇】
作者:龍文進、趙啟然(均係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yu) 政策研究院研究員)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國秋糧已收獲11.91億(yi) 畝(mu) 、完成91.2%。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75%左右。從(cong) 秋糧情況看,全年糧食產(chan) 量能夠實現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目標。我國全年糧食將再獲豐(feng) 收。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今年嚴(yan) 重自然災害影響下,糧食再次取得豐(feng) 收實屬不易。作為(wei) 一個(ge) 人口大國,我國糧食豐(feng) 收既有力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為(wei) 保民生防通脹、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也對全球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報告顯示,2022年1至3月國際食品價(jia) 格指數連續上漲,3月達到最高點;雖然4至10月國際食品價(jia) 格指數連續下降,但在10月仍然維持高位。此外,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近日下調了2022年穀物產(chan) 量預測至27.64億(yi) 噸,較2021年同比下降1.8%。全球穀物產(chan) 量的下降,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國際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新冠肺炎疫情和極端天氣影響,未來全球糧食價(jia) 格仍有可能再次上漲,全球糧食市場供應鏈仍麵臨(lin) 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我國糧食豐(feng) 收有助於(yu) 緩解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壓力,穩定全球糧食市場。糧食生產(chan) 是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底線任務和基礎支撐,謀之長遠,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這是對糧食安全提出的更高層次要求,也是牢牢把住我國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著力強化三個(ge) 方麵:一是強化產(chan) 能基礎,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提高農(nong) 民種糧、地方抓糧“兩(liang) 個(ge) 積極性”;二是強化調控基礎,不斷完善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全麵提升糧食宏觀調控能力,既要防止“穀賤傷(shang) 農(nong) ”,也要防止“米貴傷(shang) 民”;三是提升統籌利用國際農(nong) 業(ye) 市場和資源的能力,增強我國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其次,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踐行大食物觀,要立足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從(cong) 耕地資源向整個(ge) 國土資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開發豐(feng) 富多樣的食物品種。要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突破自然環境稟賦的約束,借助人工模擬環境與(yu) 控製技術構建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環境,探索發展植物工廠、智慧農(nong) 業(ye) 、功能食品等領域。促進食物結構調整優(you) 化,豐(feng) 富拓寬食物來源,增強食物持續獲取能力,推動食物供給由單一生產(chan) 向多元供給轉變,更好滿足群眾(zhong) 日益升級的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需求。
最後,著力提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而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韌性是保障農(nong) 業(ye) 供給、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值、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關(guan) 鍵內(nei) 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韌性不僅(jin) 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韌性,農(nong) 產(chan) 品貯藏保鮮、物流加工、消費等全過程全環節韌性也很重要。要構建強大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提升我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集中度、專(zhuan) 業(ye) 農(nong) 戶合作化水平以及規模化服務水平,促進鄉(xiang) 村地區市鎮高質量均衡發展,助力農(nong) 民就地就近兼業(ye) 。要把產(chan) 地做優(you) ,把物流加工做強,把消費做細做精,同時使生產(chan) 端更加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消費端更加社區化、便捷化,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提質增效。充分發揮電商平台的優(you) 勢,挖掘平台上積累的各類數據,以進一步應用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催生新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模式,進一步增強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韌性,提升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