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創新賦能產業發展 市場主體新活力加速迸發

發布時間:2022-11-10 09:33: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我國市場主體(ti) 總量持續增長,結構和質量優(you) 化升級。市場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四新經濟”企業(ye) 蓬勃發展,目前登記在冊(ce) “四新經濟”企業(ye) 達2300多萬(wan) 戶,占全部企業(ye) 的46.4%。隨著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顯著提升。

  目前,以推動市場主體(ti) 提質增效為(wei) 目標,多地多部門正在加快通過創新賦能,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新活力。

  “四新經濟”企業(ye) 蓬勃發展

  艾德克斯電子(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精密測試測量儀(yi) 器製造的企業(ye) ,“從(cong) 成立以來,公司就注重研發投入,攻關(guan) 核心技術。”該公司營銷總監張韻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每年會(hui) 將不少於(yu) 企業(ye) 營收的20%投入到研發創新,已建有兩(liang) 座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占企業(ye) 總員工數40%以上,擁有140餘(yu) 項專(zhuan) 利,自主研發的900多個(ge) 型號產(chan) 品已投入市場。

  “在新技術的賦能下,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張韻說,公司生產(chan) 的高壓電源測試係統已入選第六批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名單,填補了高端功率測試儀(yi) 器設備領域國產(chan) 化的空白。

  當前,我國企業(ye) 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專(zhuan) 利的企業(ye) 達113.3萬(wan) 戶,授權專(zhuan) 利共1551.2萬(wan) 件。其中擁有發明專(zhuan) 利的企業(ye) 33.3萬(wan) 戶,授權發明專(zhuan) 利225.5萬(wan) 件,分別是2012年的8.2倍和11.1倍。授權專(zhuan) 利主要集中在“製造業(ye)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占比分別達52.5%和21.3%。

  北京值得買(mai)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消費產(chan) 業(ye) 的科技集團,自創立以來,該公司始終保持對消費市場的密切關(guan) 注,致力於(yu) 推動用創新引領行業(ye) 發展。“今年‘雙11’大促開門紅期間,僅(jin) 用14小時56分,公司科學消費指南‘什麽(me) 值得買(mai) ’銷售額已超越去年全年。”什麽(me) 值得買(mai) “雙11”項目總負責人張宇昂介紹。

  這樣的企業(ye) 比比皆是。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我國市場主體(ti) 結構和質量優(you) 化升級,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登記在冊(ce) “四新經濟”企業(ye) 達2300多萬(wan) 戶,占全部企業(ye) 的46.4%;“四新經濟”年新設企業(ye) 由2012年的74萬(wan) 戶持續增長至2021年的384萬(wan) 戶,不斷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積蓄新動能。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指出,疫情以來,“四新經濟”企業(ye) 增速高於(yu) 同期企業(ye) 總體(ti) 增長水平,成為(wei) 市場經濟的新增長點。

  創新加快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

  作為(wei) 科技信息數據資源平台,八月瓜“創新大腦”已為(wei) 80餘(yu) 萬(wan) 科研人員提供技術檢索、查新及分析服務,在降低研發成本投入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研發效率。

  “依托八月瓜‘創新大腦’推出的技術盡職調查服務,可以重點解決(jue) 對高精尖技術先進性判斷不足、難以決(jue) 策的痛點,從(cong) 先進性、創新度、成熟度、轉化條件、市場前景等數十個(ge) 維度進行對比分析,推動重大投資項目決(jue) 策科學化。”八月瓜創新事業(ye) 中心總監任華星介紹道。

  創新驅動讓市場主體(ti) “跑”得輕快,同時賦能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提升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

  這從(cong) 各地陸續發布的數據中可以得到佐證。

  比如,山東(dong) 省9月份千家企業(ye) 調查顯示,技術密集型企業(ye) 綜合運營指數為(wei) 53.4%,高於(yu) 全部調查企業(ye) 4.0個(ge) 百分點;截至10月28日,深圳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有3040家,前三季度“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合計增加值同比增長11.4%。

  “當前市場主體(ti) 的結構變化,體(ti) 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以及‘四新經濟’的活躍度。通過創新賦能,將更好滿足市場需求和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chuan) 旺表示。

  激發市場主體(ti) 新活力

  支持個(ge) 體(ti) 工商戶及小微企業(ye) 轉型發展、支持中小企業(ye) 做精做專(zhuan) ,支持企業(ye) 科技創新;以推動市場主體(ti) 提質增效為(wei) 目標,把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謀篇布局貫通起來……眼下,多地多部門通過培育壯大市場主體(ti)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指出,當前,市場主體(ti) 通過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主要有三種路徑,一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傳(chuan) 統生產(chan) 要素的價(jia) 值轉化效率,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協同水平;二是創造更多新業(ye) 態、新模式、新產(chan) 品,在更好服務客戶需求的同時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三是深化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推動傳(chuan) 統業(ye) 態轉型升級。

  著眼未來,如何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ti) 新活力?孫傳(chuan) 旺建議,對於(yu) 政府部門而言,需明確市場主體(ti) 轉型方向。加快出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目錄和有利於(yu) “四新經濟”市場主體(ti) 市場準入的製度規定,讓市場主體(ti) “願轉”“敢轉”“會(hui) 轉”。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強化“四新經濟”公共基礎平台服務,健全完善數字基礎設施,賦能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此外,建立包容審慎的監管機製,引導“四新經濟”企業(ye) 規範經營、有序發展。

  對於(yu) 廣大市場主體(ti) 而言,孫傳(chuan) 旺認為(wei) ,要不斷強化自主創新。一是加快研發新技術,增強以技術為(wei) 核心的綜合競爭(zheng) 力。二是立足市場需求,瞄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不斷優(you) 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三是開拓發展新業(ye) 態,通過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賦能,推動傳(chuan) 統生產(chan) 運營和服務業(ye) 態轉型升級;充分利用“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扶、眾(zhong) 籌”等新模式,加快企業(ye) 內(nei) 部要素重組優(you) 化和創新發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