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與大山為伴 守護美麗家園

發布時間:2022-11-11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走筆囊謙

  光明日報記者 萬(wan) 瑪加 王雯靜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誌強 米海蓮

  早上8點多,青梅曲旺給孩子們(men) 做好早餐,匆忙吃了幾口糌粑後,便帶上一些肉幹和幹糧出門了。

  今年47歲的青梅曲旺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曲鄉(xiang) 熱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也是村裏的生態管護隊隊長,今天是他帶隊巡山的日子。

  初冬時節,記者從(cong) 吉曲鄉(xiang) 出發,翻越兩(liang) 座大山後,一條河躍入眼中,這是囊謙縣六大河之一的熱曲河。沿河向上遊再行進15公裏的路程,就依稀可以看到青梅曲旺紮在河道旁的帳篷了。

  “你看到那座橋了嗎,這就是青藏兩(liang) 省區的分界點,橋南邊是我們(men) 青海囊謙縣,東(dong) 邊就是西藏丁青縣的地界。”帳篷前,青梅曲旺指著遠方說,“那座山叫布賽鬆多山,是我需要巡護的地方!”

  囊謙是青海省“南大門”,青梅曲旺說他們(men) 熱麥村就是這“南大門”的大門口,他的這個(ge) 帳篷卡口至關(guan) 重要。

  “這裏夏天山清水秀,漫山的野花盛開後特別漂亮,但到了冬天就太冷了!”青梅曲旺搓了搓手,接著說:“巡一次山需要花費一天的工夫。”

  高聳的布賽鬆多山山大溝深,要是天公作美,騎摩托車巡山還不費勁,如果遇到雨雪天氣,管護員們(men) 就得徒步進山。“一天走下來真是累得腰酸背痛!”青梅曲旺說,“除了打擊盜獵行為(wei) ,我們(men) 巡山的主要任務是拾撿垃圾,這些年遊客多了,產(chan) 生的垃圾也多,風一吹,垃圾就飄到山溝裏去了。我們(men) 這裏是純牧區,全靠放牛生活,垃圾不但破壞環境,萬(wan) 一被牛吃了,也會(hui) 產(chan) 生傷(shang) 害。”

  每年5月份的“蟲草季”,是生態管護隊最忙的時候,那時進出大山的人多,他們(men) 每日巡山的任務也就加重了。“挖蟲草時,雷電傷(shang) 人及野生動物傷(shang) 人事件時有發生,這就需要我們(men) 格外注意,巡山的同時,還要向來挖蟲草的老鄉(xiang) 普及防禦野生動物的方法和雷電預防辦法,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青梅曲旺解釋。

  站在布賽鬆多山山頂,順著青梅曲旺目光望去,遠處白雪皚皚的大山,密集分布的河道,廣闊肥沃的草原,映襯在其間的點點牛羊,呈現出一幅高原冬日的美景。“我是生態管護員,守護這裏的山山水水是我的責任啊!”一有時間,青梅曲旺總會(hui) 站在山頂遠眺,默默給自己加油鼓勁。

  下午5點多,巡山的管護員陸續回到帳篷裏,外麵寒風蕭蕭,他們(men) 的臉被凍得通紅,圍著火爐取暖,“無論外麵風再大天再冷,我們(men) 都一定得去巡山,這是我們(men) 的家園”。

  正是在青梅曲旺這樣的生態管護員的共同努力下,熱麥村周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環境好了,野生動物都多了。你看,這是我今天巡山的時候拍攝到的野生動物!”說話間,另一位生態管護員才加旺索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這是白鹿,這是雪豹,以前都難得一見呢!”

  簡單休整後,青梅曲旺騎上摩托車,踏上返程之路。明天他將和往常一樣,穿梭於(yu) 群山、樹林與(yu) 河流之間,守護著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河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