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源源“南水”惠澤億萬百姓(新知)

發布時間:2022-11-16 10: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現象】經過9年建設、8年運行,累計輸水超過348億(yi) 立方米……不久前,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全線155個(ge) 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這是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繼全線建成通水以來的又一個(ge) 重大節點,標誌著工程全線轉入正式運行階段,為(wei) 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點評】

  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宛如清水長廊,攜“南水”徐徐北上。此次通過驗收的穿黃工程被稱為(wei) 南水北調中線的“咽喉”。源源“南水”跋涉至此,遇上浩蕩東(dong) 行的黃河,建設者們(men) 克服河床遊蕩、地質條件複雜、長距離盾構隧洞施工等一係列技術難題,讓“南水”從(cong) 黃河主河床地下穿行。

  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工程的建設管理,為(wei) 實施重大跨流域調水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東(dong) 線工程通過13級泵站讓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創造了“水往高處流”的奇觀。中線工程越過700多條河道、1300多條道路,近60次橫穿鐵路,實現了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下部、世界規模最大的U型輸水渡槽工程建成等突破。一個(ge) 個(ge) 飽含智慧和心血的設計單元,讓一條調水線成為(wei) 一條攻堅克難的“科技線”。多年來,相關(guan) 部門和單位完善規章製度、實施科學管理、運用信息技術,為(wei) 工程安全運行保駕護航。工程全線155個(ge) 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顯示工程運行安全、管理有序,這為(wei) 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guan) 戰略全局、事關(guan) 長遠發展、事關(guan) 人民福祉。逢山開路、遇河架槽,通過泵站、隧洞、渡槽、暗涵等一係列複雜工程,連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為(wei) 北方大地送去放心水、優(you) 質水、發展水。如今,中線工程供水已成為(wei) 沿線大中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北京城區供水七成以上來自“南水”;天津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wei) “南水”;河南11個(ge) 省轄市用上了“南水”;河北滄州、衡水、邯鄲等地區的500多萬(wan) 群眾(zhong) ,告別了飲用高氟水和苦鹹水的曆史。與(yu) 此同時,南水北調工程串聯起糧食主產(chan) 區、能源基地、重要城鎮,為(wei) 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沿線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支撐。

  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feng) ,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這些年我國經濟總量、城鎮化水平等顯著提升,對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紮實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打通南北輸水通道,築牢國家水網主骨架、大動脈,至關(guan) 重要。當前,水利部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wei) 建設的重點,將深化東(dong) 線後續工程可研論證,推進西線工程規劃,積極配合總體(ti) 規劃修編工作,進一步完善“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dong) 西互濟”的格局,努力提升水網效益。

  “南水”滴滴來之不易,調水、節水兩(liang) 手都要抓、都要硬。受水區要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嚴(yan) 格用水總量控製,統籌生產(chan) 、生活、生態用水,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工業(ye) 、城鎮等領域節水,不斷提高用水效率,把好水用在刀刃上,讓清水長潤、碧水長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