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冬閑田裏農事忙——來自長江流域部分省份油菜耕種現場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2-11-16 10:3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冬閑田裏農(nong) 事忙——來自長江流域部分省份油菜耕種現場的報告

  新華社記者

  發種子,送服務;穩麵積,增產(chan) 量……立冬已過,長江流域廣袤田野上,依舊一派忙碌景象,不少冬閑田裏種上了油菜,“披綠”過冬,助農(nong) 民增收。

  冬閑田裏種上了油菜

  連日來,湖南省沅江市共華鎮紫紅洲村的農(nong) 田裏,村民們(men) 忙著耕地、施肥、移栽,一幅熱鬧景象。

  “趁著這段時間農(nong) 田閑置,我全部轉栽油菜,既能改良土質,又能增加一筆收入。”紫紅洲村種糧大戶郭建新像往常一樣起了個(ge) 大早,前往自家油菜田裏澆水。前不久播下的油菜,已經泛起點點新綠。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頓小玲介紹,我國油菜種植可以分為(wei) 冬油菜產(chan) 區和春油菜產(chan) 區,其中冬油菜占比超過九成,主要分布於(yu) 長江流域各省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優(you) 政策、推良種、強科技,鼓勵農(nong) 戶擴種油菜。

  湖北繼續挖掘冬閑田潛力,今年計劃將油菜秋冬播麵積再擴大50萬(wan) 畝(mu) ,確保夏收油菜麵積達到1770萬(wan) 畝(mu) 。

  “縣裏給我們(men) 提供農(nong) 機服務、種子、化肥,我家50畝(mu) 田全種上了油菜。”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曾集鎮張池村村民劉成紅說,今年油菜籽收購價(jia) 每斤3元左右,比去年漲了幾角錢,大家種植積極性高。

  在安徽省銅陵市義(yi) 安區胥壩鄉(xiang) ,油菜種植大戶黃國華正忙著用無人機噴施控旺劑。“油菜已經長到六片葉,得控製其生長,讓植株矮化、根係發達,防止倒伏。”他說。

  新技術、新農(nong) 機助力擴種

  安徽是油料作物主產(chan) 省之一。今年安徽省積極鼓勵農(nong) 戶在冬閑田裏擴種油菜,相較去年種植麵積增加110萬(wan) 畝(mu) 。

  “今年午季油菜產(chan) 量普遍每畝(mu) 超過400斤,部分高產(chan) 田塊每畝(mu) 達到了500斤。”安徽省油料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專(zhuan) 家、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周可金表示,既要擴大種植麵積,也要促進增產(chan) 增收。這兩(liang) 年安徽通過品種改良和機械改進,大幅降低了油菜機收損失率,同時通過篩選集成高產(chan) 優(you) 質種植模式,告訴大戶,讓種植大戶更有底氣和信心。

  新育苗技術、農(nong) 機裝備的應用也在助力長江流域油菜擴種。11月初,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西村鎮山背村智慧農(nong) 業(ye) 育秧工廠內(nei) ,秧盤上綠油油的油菜苗長勢喜人。種植大戶付大富開著農(nong) 機,一上午就完成了10多畝(mu) 油菜苗的栽插。“有了育秧工廠,種植效率大大提高。明年早稻育秧也不耽誤,土地利用起來了,肥力也更好了!”付大富說。

  宜春市袁州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推廣研究員高素麗(li) 告訴記者,這是今年新引進的技術,將油菜苗培育成機插苗,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即耕即栽,省時省工。“為(wei) 減少旱情帶來的損失,袁州區采取稻油輪作、集中育苗等方式,引導農(nong) 戶、合作社推行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

  產(chan) 能提升仍有較大潛力

  為(wei) 積極擴種油菜,長江流域部分省份因地製宜,紛紛推出了惠農(nong) “禮包”。

  湖南今年投入支持油菜生產(chan) 資金近10億(yi) 元,主要用於(yu) 油菜生產(chan) 成本補貼,覆蓋96個(ge) 縣(市、區)。湖北支持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ti) 更多承擔擴種任務,打造一批油菜“百畝(mu) 攻關(guan) 田、千畝(mu) 示範方、萬(wan) 畝(mu) 建設片”,帶動油菜穩產(chan) 增產(chan) 。

  據湖北省油菜辦公室統計,近三年全省油菜種植麵積累計增加了500多萬(wan) 畝(mu) 。油菜產(chan) 業(ye) 鏈條逐步延伸,功能也趨向於(yu) 多元化。“油用”“花用”“蜜用”“肥用”“菜用”“飼用”,靠著“一油六用”,荊門市沙洋縣對油菜產(chan) 業(ye) 實施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多功能化利用,以70萬(wan) 畝(mu) 油菜種植麵積,拉動了近30億(yi) 元的全產(chan) 業(ye) 鏈。

  “我們(men) 今年將在全鎮種植1000畝(mu) 油菜,不僅(jin) 提高冬閑田土地利用效率,明年春天還能看到美麗(li) 的油菜花海。”江西省上猶縣營前鎮上灣村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江西鑫禾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營前片區負責人周冬平告訴記者,營前鎮正建設“兩(liang) 個(ge) 千畝(mu) ”連片油菜基地,將油菜產(chan) 業(ye) 打造成該鎮農(nong) 旅融合的新亮點。

  與(yu) 此同時,一些受訪專(zhuan) 家也表示,長江流域擴種油菜仍有較大潛力。頓小玲表示,當前全國油菜的平均產(chan) 量在每畝(mu) 135公斤左右,多數品種的含油量為(wei) 43%左右,我國已育成了一批高油新品種,未來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油菜的單產(chan) 和含油量仍有提升空間。(記者侯文坤、陳春園、周勉、水金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