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11月份中期借貸便利縮量開展 專家:市場中長期流動性合理充裕

發布時間:2022-11-16 10:52:00來源: 經濟日報

  11月份中期借貸便利縮量開展,專(zhuan) 家認為(wei) ——

  市場中長期流動性合理充裕

  11月份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量為(wei) 10000億(yi) 元,有著較高市場關(guan) 注度。1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wei) 對衝(chong) 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8500億(yi) 元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1720億(yi) 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保持在2.75%、2.00%不變。

  公告顯示,11月份以來人民銀行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yi) 元,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於(yu) 本月MLF到期量。對此,專(zhuan) 家表示,通過多種方式整體(ti) 加量投放中長期流動性,有助於(yu) 引導市場流動性處於(yu) 合理充裕水平,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ti) 經濟信貸投放。

  “11月份MLF縮量續做,主要是市場中長期流動性充足,本次MLF縮量1500億(yi) 元,但續做的8500億(yi) 元MLF工具,加上PSL、再貸款工具資金,中長期流動性投放超過1.1萬(wan) 億(yi) 元,中長期流動性投放是在增加的。另外,10月份金融等數據反映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製金融機構對中長期流動性的需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wei) 。

  周茂華進一步表示,MLF利率維持不變,主要是目前國內(nei) 經濟麵臨(lin) 複雜環境,僅(jin) 靠央行降息措施可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實際上目前國內(nei) 需求受抑製,部分行業(ye) 企業(ye) 麵臨(lin) 困難,需要多部門政策措施協同配合,更多倚重結構性工具。同時,市場對央行降息較敏感,貨幣政策促內(nei) 需穩增長需要兼顧內(nei) 外均衡。接下來,還是要落實落細一攬子政策措施,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同時,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支持,擴大有效需求。

  考慮到11月份MLF到期量巨大,此前有市場預期認為(wei) ,央行有可能降準置換部分到期MLF。對此,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1月份之所以未實施降準置換到期MLF,可能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降準置換到期MLF對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作用有限,而引導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在推動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下調方麵的作用更為(wei) 明顯。可以看到,9月份商業(ye) 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其中也包括了活期存款利率下調。這樣來看,為(wei) 推動LPR報價(jia) 下調,當前動用降準工具的必要性不大。

  其次,未來一段時間美國高通脹局麵難現明顯改觀,2023年二季度之前美聯儲(chu) 有望持續加息,美元指數很可能繼續處於(yu) 強勢運行狀態。這意味著當前兼顧內(nei) 外平衡、穩定人民幣匯率在宏觀政策權衡中的比重較高。降準一方麵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但市場也易於(yu) 將其理解為(wei) 貨幣寬鬆的重要舉(ju) 措。由此,出於(yu) 穩匯率角度考慮,當前監管層對實施降準或較為(wei) 慎重。(記者 姚 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