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調價幅度普遍在20%到50% 消費者放棄電子煙?
日前,電子煙稅費調整。國家開始向電子煙征收36%消費稅。而這一稅收變化也傳(chuan) 導到了消費終端。北京青年報記者11月20日了解到,目前市場大部分電子煙主流品牌已經完成了價(jia) 格調整。其中消耗型的煙彈價(jia) 格漲幅最多,調價(jia) 幅度普遍在20%到50%。加之此前“禁甜”,一些消費者也正因為(wei) 品種少、價(jia) 格高而放棄電子煙。
電子煙價(jia) 格漲幅20%起
11月1日淩晨,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更新了國標產(chan) 品的含稅批發價(jia) 格和建議零售價(jia) ,各大電子煙品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截至11月19日,悅刻、Yooz柚子、魔笛、VTV、雪加、小野等品牌零售價(jia) 也都進行了上調,其中煙彈的漲價(jia) 幅度在20%到50%,煙具在10%到20%左右。
有店家表示,其實在消費稅開征以前,電子煙煙彈的價(jia) 格已經調過一次,從(cong) 單顆20多元調整到現在的30多元。“到了終端,我們(men) 為(wei) 了保證利潤也得調價(jia) ,最終上漲的稅還是壓在消費者身上。而且隻能銷售煙草口味後,電子煙生意越來越差。”一位店主表示,在他看來,比起漲價(jia) ,電子煙生意大不如前的原因主要是口味的急劇減少。
黃牛銷售“甜味”煙彈
從(cong) 10月1日起,《電子煙國家標準》正式施行。電子煙零售渠道僅(jin) 提供國標煙草口味電子煙和具有兒(er) 童鎖的煙具在售,所有水果口味的電子煙則全部下架。此前,藍洞新消費調研數據顯示,大部分消費者選購電子煙都隻會(hui) 選擇非煙草口味的產(chan) 品,該類產(chan) 品的銷量占比往往能達到90%以上。由於(yu) 國標產(chan) 品的評審非常嚴(yan) 格,使得廠商的研發和上市過程明顯放緩。很多正規電子煙銷售店裏的商品隻手可數,有的品牌甚至隻有兩(liang) 款煙彈可售。而在此前,單是某個(ge) 品牌的煙彈就能擺滿一個(ge) 櫃台。
然而“甜味”電子煙並沒有因為(wei) 國標的實施而消失,而是轉入了地下。“雖然不能發朋友圈,但你想要的我都有,歡迎選購。”這是某電子煙銷售的朋友圈留言。甚至有一些品牌電子煙銷售店的旁邊,就有一些銷售“甜味”煙彈的黃牛出沒。一些電子煙集合店的店主甚至會(hui) 幫熟客“代購”“甜味”煙彈,當然價(jia) 格要比此前售賣的價(jia) 格高出近80%。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些“甜味”煙彈的來源大多是新國標實施前商家有意多囤出來的貨品,甚至有一些來源和身份都很模糊的電子煙替代品。
在某個(ge) 以“蒸汽電子集合店”為(wei) 名的電子煙黃牛提供的商品中,除了品牌煙彈外,一些可以自己灌注的水果口味煙油、被稱為(wei) “奶茶杯”的一次性霧化器和插在吸煙口的所謂“調味棒”都成了其代替煙彈的熱銷產(chan) 品。這位電子煙黃牛也坦言,品牌煙彈的貨量越來越少,價(jia) 格也是節節攀高,比如某品牌一盒薄荷味的煙彈已經漲到了158元。相比起來,上述代替品更具性價(jia) 比。但是具體(ti) 到這些替代品的廠家、品牌和安全性,賣家卻諱莫如深。
部分煙民打算放棄電子煙
電子煙誕生初期,一度成為(wei) 傳(chuan) 統香煙的“健康”平替,這也給不少人埋下了錯誤認知。而隨著電子煙“禁甜”和調稅以及一係列影響電子煙市場的政策出台後,對於(yu) 普通消費者來講,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減少消費的效果。
“也不是非抽不可。”一位女性電子煙煙民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本身不抽煙,就趕了個(ge) 電子煙的潮流,如今自己喜歡的口味已經不再銷售,她也正在控製自己吸電子煙的習(xi) 慣,“家裏還有點存貨,打算抽完就戒了。”也有一些煙民表示,之所以選擇電子煙是看中其經濟實惠,但是現在不僅(jin) 漲價(jia) ,購買(mai) 也沒有原來方便,口味也變少,於(yu) 是打算放棄電子煙。
一些電子煙的賣家也在考慮轉型。“原來一天怎麽(me) 也能賣個(ge) 一千元,現在有的時候幾天都沒啥生意,已經在考慮要不要繼續了。”一家位於(yu) 四惠的電子煙銷售者表示。離他門店不遠的隔壁街區已經有兩(liang) 家還掛著某電子煙品牌的底商大門緊鎖。文/本報記者 張鑫 統籌/池海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