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未來機場衛生間將或有這些變化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記者宋雪)衛生間是使用率和關(guan) 注度最高的機場服務設施之一,其使用感受直接影響機場出行感受。民航局日前發布《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針對民用機場衛生間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的谘詢文件,《指南》就機場衛生間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提供了方法指導與(yu) 係統性的技術建議。
對於(yu) 機場旅客衛生間,《指南》在有關(guan) 通用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民航特點,聚焦安全和服務,圍繞設計方法、空間布局、功能區設計和通用設計提供建議,並堅持融合共享原則,全麵關(guan) 注了殘疾人、老年人、嬰幼兒(er) 等人群的需求。對於(yu) 機場員工衛生間,針對以往部分機場對員工、特別是機坪員工需求考慮不足的問題,《指南》結合機場運行特點,圍繞其設計、管理和維護提出了有關(guan) 原則。
《指南》強調,機場衛生間規劃應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聽取旅客和員工等使用者以及保潔、維修和管理人員等運維方的意見,實現設計建設運營一體(ti) 化。在衛生間運維方麵,要重點關(guan) 注保潔、維修工作的可操作性;在衛生間改造方麵,改造計劃應綜合考慮旅客需求、對運行服務以及非航收益的影響等。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為(wei) 機場旅客衛生間設計提出了諸多創新建議。
在設計方法方麵,《指南》強調,應充分考慮旅客和流程區域特點,衛生間內(nei) 宜在出入口區、洗手區、整理區、廁位間、小便區等旅客活動區域為(wei) 行李、 隨身物品等提供放置空間。此外,衛生間設計應符合機場空防、消防安全等有關(guan) 要求。
在空間布局方麵,《指南》指出,為(wei) 使旅客安心如廁,可於(yu) 靠近洗手區及廁位間的區域設置行李放置區,並提供臨(lin) 時鎖閉行李的措施。為(wei) 應對意外情況,廁位間隔斷門應方便緊急情況下從(cong) 外部開啟,以便為(wei) 在廁位間內(nei) 發生意外的旅客提供幫助。
在通用設計方麵,《指南》強調,衛生間內(nei) 部溫度宜略低於(yu) 航站樓整體(ti) 溫度,以有效抑製異味散發;宜保證衛生間排風負壓環境,避免衛生間內(nei) 的氣體(ti) 排入航站樓內(nei) 公共區域;衛生間引導標識及位置標識宜結合旅客動線,便於(yu) 旅客從(cong) 多角度辨認、快速找尋。
結合民航旅客特點,《指南》指出,可在衛生間附近設置母嬰室,以方便母嬰旅客便捷使用;可在行李提取廳、迎客大廳設置更衣間,以滿足進港旅客更衣需求;可在國際區域設置淋浴間,以滿足國際中轉旅客淋浴需求;根據實踐經驗,鑒於(yu) 少數旅客如廁之後易發生心梗等症狀,宜在附近配置明顯標識,指示最近的自動體(ti) 外除顫器位置。
民航局機場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機場衛生間將不斷發展進步。未來,民用機場衛生間將堅持衛生、潔淨、安全、人文、經濟、普適等定位,持續應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新產(chan) 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航空出行的新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