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製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麵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nei) 外部環境日趨複雜等嚴(yan) 峻形勢,如何實現製造業(ye) 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chan) 業(ye) 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認為(wei) ,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實踐中,既要打好“殲滅戰”發揮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加速打通堵點,也要能打“持久戰”,把握產(chan) 業(ye) 發展的階段特征和技術演進規律,著力強化基礎能力建設。
關(guan) 鍵環節自主可控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增速比9月份提高1.3個(ge) 百分點,工業(ye) 經濟引擎作用依舊明顯。“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態勢持續,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高技術製造業(ye) 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說。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ye) 取得穩步進展,製造業(ye) 增加值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5G網絡建設與(yu) 應用全球領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第一位,光伏組件產(chan) 量全球占比超過七成,工程機械國際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輸變電、軌道交通等裝備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賽迪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關(guan) 兵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國在高端裝備製造、關(guan) 鍵零部件自主可控、原材料供給等方麵與(yu) 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據統計,我國在芯片、工業(ye) 軟件、航空發動機、真空蒸鍍機、光刻機等35項技術方麵難以實現國產(chan) 化,仍較大幅度依賴進口。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約三分之二來自進口,其中,石油、鐵礦石、銅、鋁、鎳、鈷、鋯等資源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我國製造業(ye) 向中高端邁進遇到最突出的問題,表現為(wei) 低端供給過剩而高端供給不足,究其原因是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產(chan) 業(ye) 鏈大而不強、寬而不深。”魏琪嘉說。
此外,全球各國都在加緊搶占產(chan) 業(ye) 製高點,客觀上對我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較大競爭(zheng) 壓力。對此,關(guan) 兵建議,引導企業(ye) 投入到我國亟需突破、市場空間巨大的領域,共同推動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盡快實現關(guan) 鍵領域自主可控;加快自貿區建設,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為(wei) 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用好新技術新產(chan) 品
近年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動能。10月份,影像投影儀(yi) 、平板電腦、5G智能手機等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31.8%、25.6%、18.4%;工業(ye) 控製計算機及係統、工業(ye) 機器人等工業(ye) 新動能產(chan) 品產(chan) 量分別增長44.7%、14.4%;太陽能工業(ye) 用超白玻璃、多晶矽、單晶矽等新材料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80.0%、96.2%、59.9%;充電樁、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81.4%、69.9%、43.9%。“新興(xing) 產(chan) 品、新動能產(chan) 品不斷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副司長湯魏巍說。
前不久,TCL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ti) 新型顯示器件生產(chan) 線在廣州投產(chan) 。該項目投資350億(yi) 元,月產(chan) 能18萬(wan) 張玻璃基板,在技術上,兼容LCD、Micro LED等高世代麵板產(chan) 線;在產(chan) 品上,覆蓋IT、車載、醫療、工控和航空等不同應用場景,能夠生產(chan) 6英寸至100英寸全尺寸係列顯示產(chan) 品。滿產(chan) 後將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投資,發揮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或將形成千億(yi) 元產(chan) 值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集聚群。
“作為(wei) TCL華星‘邁向全球領先’戰略部署,上述項目定位生產(chan) 高端IT及專(zhuan) 業(ye) 顯示產(chan) 品,以擁有自主產(chan) 權的高遷移率氧化物技術優(you) 勢,為(wei) 下一代顯示技術做產(chan) 業(ye) 化探索,有望成為(wei) 全球頗具競爭(zheng) 力的液晶麵板產(chan) 線。同時,該項目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全力打造綠色環保產(chan) 品,投產(chan) 後將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及其長遠戰略落地提供助力。”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dong) 生說。
然而新技術、新產(chan) 品應用存在一定風險,在高質量發展中應重點解決(jue) “敢買(mai) 、敢投、敢用”問題。“要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險補償(chang) 政策,建立首版次保險補償(chang) 製度,通過利益共享、責任共擔,強化高端機械裝備、新材料、軟件的推廣應用力度,為(wei) 創新產(chan) 品提供更多市場空間。”關(guan) 兵表示,建立試錯容錯機製,解決(jue) “敢用”問題刻不容緩。要發揮政府采購作用,優(you) 先購買(mai) 創新產(chan) 品,提供應用場景,形成示範效應;嚴(yan) 厲打擊歧視性采購行為(wei) ,構建公平市場環境;鼓勵企業(ye) ,尤其是國有企業(ye) 優(you) 先使用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形成開放包容的創新氛圍。
同時,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解決(jue) “敢投”問題。發揮政府引導資金作用,加大對新技術的投入,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發展;鼓勵新技術企業(ye) 在科創板、創業(ye) 板上市,解決(jue) 企業(ye) 產(chan) 業(ye) 化應用初期的資金難題。
提升企業(ye) 創新能力
製造業(ye) 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攀升需創新能力護航。我國研發投入近年來增長較快,但在基礎研究投入方麵不足,製約著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提升。
“調研表明,創新投入較大的企業(ye) 往往抗風險能力較強,價(jia) 格變動等因素對企業(ye) 影響較小。因此,加大創新投入、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ye) 提升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所在。”關(guan) 兵告訴記者,麵對近年來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出的挑戰,應通過重構供需關(guan) 係、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共同開拓市場等方式構建更加穩固的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帶動上下遊企業(ye) 協調融通發展;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創新、生產(chan) 和管理效率,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高效運轉。
在魏琪嘉看來,龍頭企業(ye) 是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重要依托力量。應圍繞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關(guan) 鍵基礎材料、關(guan) 鍵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發揮龍頭企業(ye) 銜接帶動作用,推動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 (經濟日報記者 李芃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