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一鍵式便民服務,讓“街坊”更親近——南京首個完整社區智慧平台上線
新華社南京11月23日電 題:一鍵式便民服務,讓“街坊”更親(qin) 近——南京首個(ge) 完整社區智慧平台上線
新華社記者潘曄
上得了“雲(yun) 端”,接得了“地氣”。11月22日,小雪時節,南京市首個(ge) 完整社區智慧平台——“街坊”小程序上線。搭建在“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與(yu) “完整社區”試點之上的“街坊”,是南京探索社區數字化治理的最新嚐試。
“街坊”麵向全市開放,首批上線的20餘(yu) 家餐飲商戶主要集中在朝天宮街道。“我們(men) 街區緊挨著素有‘中華第一商圈’美譽的南京新街口商圈,轄內(nei) 店鋪2760多家,大小各類商戶雲(yun) 集。”據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吳傑介紹,“街坊”雖小卻“五髒俱全”。目前平台已涵蓋本地生活、便民服務、社區服務、谘詢投訴、信息發布、社群互動等多個(ge) 模塊。
從(cong) 吃一頓湯包、鍋貼早餐,到逛古玩市場,再到朝天宮景區裏走走看看……吳傑說,通過“街坊”小程序,市民不僅(jin) 能在平台上在線選購商品、參與(yu) 活動,也能使用“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報事報修、商戶評選、開店直通車等功能板塊,享受一站式生活解決(jue) 方案。
與(yu) 其他商業(ye) 平台不同,“街坊”不收取任何平台費用,是純公益化的交易平台。位於(yu) 南京評事街打釘巷深處的李記清真館,是當地的老牌鍋貼店,也是此次入駐“街坊”平台的商戶,其負責人李永健稱,“街坊”不收取平台費是對商戶的極大利好。“這讓我們(men) 更有底氣讓利消費者,參與(yu) 更多線上互動。”
“街坊”平台首批上線了李記鍋貼、尹氏湯包、農(nong) 家小院大鍋魚、緣久緣米線等餐飲品牌,後期還會(hui) 豐(feng) 富產(chan) 品種類,上線百貨、文娛等更多業(ye) 態產(chan) 品,並逐步完善社區治理模塊,如商戶服務、商戶自治、生態營造等。
近年來,國家相關(guan) 部門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在政策支持下,社區零售市場不斷發展,城市中便民生活圈、智能商業(ye) 圈、宜居生態圈等多個(ge) “圈”、多種便民業(ye) 態落地生根。零售平台美團數據顯示,自江蘇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圈”以來,全省入駐美團平台的超市數量達2萬(wan) 餘(yu) 家,排名位列全國第二。其中,南京市近4000家便民超市在美團平台產(chan) 生交易。
作為(wei) 平台的研發方,南京原力商業(ye) 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達將“街坊”比作連接鄰裏關(guan) 係以及拉近城市管理者與(yu) 居民距離的紐帶。他表示,在原有社區生態基礎上,通過共享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性資源,以數字化推動完整社區線下場景功能完善,賦予多方共同參與(yu) 街區治理的能力,構建起城市管理者、物業(ye) 方、經營者以及居民等多元主體(ti) 的“微生態”體(ti) 係,激發街區活力,也提升居民對於(yu) 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